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故乡故人故事 >> 大学士儿时三恩遇 >> 阅读

大学士儿时三恩遇

2016-09-08 21:15:20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82
文/张华娇

  张治(1488-1550),字文邦,号龙湖,茶陵秩堂人。明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会元。选庶吉士,授编修。后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是著名的茶陵“明清四大学士”之一。
  张治儿时有三桩恩遇,至今被传为佳话。
  一是知州董豫的破例扶助。张治出身贫寒,他的父母“佣绩以供衣食,劬瘁百荼”。父亲积劳成疾,在张治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是一个残疾,靠纺绩为生,无力供养张治上学读书。但张治“生而神颖,五岁挥墨成巨字。州守董公豫(即茶陵知州董豫)异之,白学宪(报告上级主管教育的官员)补弟子员,廪饩(政府供给的粮食)之。”董豫,会稽人,成化戊戌(1478年)进士。董豫于弘治九年至十五年(1496-1502)任茶陵知州,政绩卓著,广受好评,被大学士李东阳赞为“清强多政绩”(《茶陵学校记》)。董豫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多方筹措重修学宫,大力扶助士子读书向学。得知张治天资聪颖,贫而好学,五岁能挥笔写大字,董豫兴奋地禀告给了湖南提学张文定。经过现场“面试”,大家都非常惊讶,一致认定张治必属刘三吾、李东阳一类大学士的传人无疑。于是破例将他补为廪生(即岁科两试成绩属一等前列,由官府发给膳食津贴之在学生员),使张治如愿以偿,凭借官府膳食津贴而得以上学读书。
  二是财主罗百万的大力资助。小张治天资聪颖,名闻遐迩,而株洲罗家洲财主罗百万,正在为儿子物色一名陪读书童。打探之后,两厢情愿,张治由此走进了罗家。能够进入大户人家,而且只管陪读,食宿无忧,这实在是一个嗷嗷待哺的穷苦子弟做梦都想象不到的美事。虽然只是一名陪读书童,但有了名师指点,张治的学业有了很大提高,很快成了“罗少爷”的“小先生”。罗百万对张治既赞赏又感谢,因此给过张治很多资助。张治功成名就后,奏请朝廷赐予职衔,封赏罗百万。罗百万由此被授四品官衔。
  三是学正黄泗的鼎力相助。十几岁的时候,张治又幸运地得到了另一个“贵人”——学正黄泗的鼎力帮助。黄泗,福建福清人,弘治乙卯(1495)举人。弘治十五年至正德四年(1502-1509)任茶陵学正。任满后升迁兴国县知事,宦绩得到了时任虔州巡抚王守仁的高度赞扬。在茶陵学正任内,黄泗协助知州林廷玉,创办了境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洣江书院,大力推动了茶陵文化教育的发展。得知张治孤苦伶仃,衣食难度,黄泗雪中送炭,给了张治大力救助:“泗收而教之,衣以食者六年。及长,则为之冠娶。垂披之翼得至于鼓风云而上者,秋毫皆其力矣。”这一段出自张治手笔的字句,充满了张治发自肺腑的感戴之情。
  韩愈说:“马之千里者……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鲁迅先生说:“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艰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不过事在人为,比空等天赋的天才有把握。这一点,是泥土的伟大的地方,也是反有大希望的地方。”我们当然崇尚天才,然而,我们同样需要感恩泥土。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董豫、罗百万和黄泗,不就是伯乐,不就是泥土——伟大的、有大希望的泥土吗?张治幸甚,茶陵古代农耕文化幸甚。
    (责任编辑:黄声波)  

相关文章
2015-04-05 10:30:51
2015-04-05 10:30:28
2011-07-18 23:52:59
2015-04-05 10:27:44
2011-07-18 23:52:22
2011-07-18 23:51:32
2011-07-18 23:50:52
2010-03-12 22:16:06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