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地名文化 >> 炎陵地名的山水内涵(二) >> 阅读

炎陵地名的山水内涵(二)

2019-10-30 10:55:42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553
 

文/黄建林                                                                                              

     二、炎陵地名的流水含义
  炎陵地名当中涉及到流水的字词有:井、塘、滩、潭、溪、江、湖、源、洲、唇、沟、田、流、水、渡、河、池、泷、枧、垄、坑等20余个。用这些字眼命名的地方,有三种情况:
  (一)直接和流水联系在一起的,如:潭——龙潭、沿潭、九潭、桐子潭、钓鱼潭、湾潭、碓函潭等,其大多是指示那地方的河流经过处有一个到数个水潭。有因水潭形状命名的,如“碓函潭”;有因潭边的树木命名的,如“桐子潭”;有因水潭的数量命名的,如“九潭”;有因水潭连绵相接而命名的,如“龙潭”;等等。
  溪——古塘溪、湖溪、产溪、垄溪、车溪、团溪、坂溪、漕溪等。因溪命名地方的实在太多,而且各有千秋。 “垄溪” 需作说明,它是将三口垄和坂溪两个地名合并,各取一字而得名的。上世纪50年代初,坂溪和三口垄合并为一个乡,会上讨论新的乡名的时候,两地各取一字合成新的乡名。
  江——对门江、春江、玉江、枫江、小江、长江、横溪江、木勺江等。炎陵山里人有时候不论门前溪河大小,都叫做“江”。大的如“春江”河水的流量有近20个流量;小的如“横溪江”,也就是一条不到一个流量的山间小溪;沔渡的“长江”也是如此。但是,那些地方因为有流水潺潺,就都取名带“江”字了,其表达了人们一种不断奔腾向前的良好意愿。
  湖——牛塘湖、谭官湖、金竹湖、洋湖、泥湖、大竹湖、灯盏湖等。“湖”字在炎陵的地名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水潭”的意思,如“谭官湖”斜濑河在船形墟东部石崖之下掏坑成潭,岸上路边有两株柞树,柞树下有一个一间房子大小的大石头,石头下有个小岩洞。据说石洞里居住着一位“谭官”。谭官是炎帝时代炎帝身边的随从,炎帝误尝断肠草崩葬鹿原陂之后,天帝让“谭官”们自行安居,他们便在炎陵、安仁、茶陵这一代随遇而安了。“谭官”可以保人病灾,所以经常有人去烧香上供。那个地方因为有水潭、有“谭官”,就叫做了“谭官湖”。“湖”的另一种解释是指像湖一样的山窝。比如“灯盏湖”,它位居海拔近千米的高山之巅,四面都是山峰,围着一道溪流,山窝形势有如一个灯盏似的湖泊,就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源——落水源、禾仓源、自源、白源、大源、桃源、贺家源、栗里源等。用“源”自取名的地方也不少,大概因为炎陵是大山深处,是许多流水的发源地,所以,一条水一个“源”也并不显得奇怪和繁多。仅水口镇就有三个村叫“源”的:“自源”“白源”“桃源”,它们都位居于泥水和浆溪(黄挪潭水)的岸边,村里还有至少一道溪流奔腾向大河。
  沟——水垅沟、十八沟等。用“沟”取名的地方相对少一些,因为“沟”太小气了,而且有“阴沟”“暗沟”“污水沟”之称谓,取“沟”的名字就显得不那么荣耀了。“十八沟”是因为那个地方沟谷纵横,实在太多了,不好怎么称谓,就用了一个表示繁多的数字“十八”来命名。“沟谷”不好用“谷”,怕产生歧义,就还是用了“沟”字。
  流——南流。“流”字取名极少,流水南来的溪流在炎陵很少,南流那里正好一道大溪万阳河自南山山谷奔腾而来,在转折往西北而去,便取了“南流”的名字。别的地方大多用“溪”“江”“河”“水”,这里不用,只用了一个“流”字,独到而特别,是十都镇比较有特色的地名之一。
  水——甲水、二渡水、马跃水、泥水、河漠水、斜濑水等。其不仅仅是地名,还用做河流的名字了,如“甲水”(南流下面那一段河)、“泥水”(下村乡那条河)、“河漠水”(水口往县城那一段河流)、“斜濑水”(从中村、船形合流到鹿原与河漠水交汇的那道河)。“二渡水”和“马跃水”倒是河边的两个地方的名字;还有“大水里”“水中”“水西”“水南”也是地名。
  泷——烟泷、泷下。以“泷”取地名的,炎陵仅此两个,一个在船形村,一个在鹿原镇,都是在斜濑水的上游。河道险峻、水流腾越咆哮的河段两岸,常常使得两岸云蒸霞蔚、烟云蒸腾,所以出产好茶叶。
  河——河村、河沿、河东、河西、太河、三河等,意思蛮好理解。
  (二)临近流水而得名的,如:滩——麻滩、长滩、白泡滩、廖家滩、澄江滩等。河流比较湍急、河水比较浅的岸边,经常用“滩”取名。地方特征前面那一个或两个字就表明了,不必多说。
  洲——岭背洲、石洲、枧田洲、坝洲、黄土洲、长潭洲、萝卜洲等。“洲”指水边高地,与字典上的“水中陆地”有差别。因为炎陵的水都不大,最大的也不到20个流量,河边倒是有许多平坦的高地,比如斜濑河流淌到鹿原镇三河镇那一段,东边的河岸高地就有上万亩,其中就有一个地方叫做“枧田洲”。“石洲”是孚水流经石坝的时候,河岸上石头满滩,形成一个高地,那里就叫做了“石洲”。
  唇——河唇、塘唇,用“唇”取地名的地方比较少,用的是“嘴唇”的比喻义,嘴唇的“唇”指“嘴巴边沿红色的部分”,这里就借用它“边沿”的意思,“河唇”就是河的边沿,“塘唇”就是水塘的边沿。到了水口镇的自源村,那里有“上河唇”“下河唇”两个村民小组,一看就理解了那“唇”的意思。
  (三)因为使用了水而得名的,如:井——清水井、下井、大湾井、落沟井、老虎井等,因地方有一眼水井而得名。这个“水井”也有讲究,不是平常人们看到的那种往地下挖出来的水井,而是一股小山泉从地底或岩缝里冒出来。前面挖一个三四尺的水氹,就成了“水井”。这是炎陵山区的特色,刨刨地皮就有水出,那地方就可以挖水井住人。
  塘——高塘、大塘、凤凰塘、蕉塘、界塘、霞塘等。人们在与自然斗争的时候,为了蓄水生产或者为了养鱼养鸭,在溪流的旁边挖出一眼水塘来养家致富,那地方就叫做“某某塘”。
  池——盐池、净池。叫“池”的地方比较少,但是,叫“盐池”的地方比较多,不仅炎陵有,其他地方也有,一是指产盐堆积盐的地方,一是指卖盐存放盐的地方。炎陵没听说过有地方能产盐,“到广东去担盐”倒是听到老人经常诉说,那么存放食盐的地方叫做“盐池”也就可以理解了。“净池”则指水池的水十分清纯洁净的水池所在。
  渡——深渡、拿渡、沔渡、王家渡、斜濑渡、洞溪渡等。这是那些地方做过渡口,曾经撑木排或者竹排或者木船渡人过河的地方,这些名字还在使用,但是渡口基本上都被桥梁替代了。
  田——塘田、麻田、秋田、湖田、禾子田、彭公田、善禾田等。炎陵虽然是一个山区,但是种田仍然是农民们最主要的口粮来源,所以不论高山还是盆地,都开垦有水田。高山上的是梯田,盆地的是机耕田,也叫基本农田。所以,因田取地名的,自然就会比较繁多。
  枧——高枧、枧下、枧田洲等。“枧”是指“引水的竹木管子”,客家人叫它“杆”,本地人还是读“简”。“枧田洲”虽然处在斜濑河的东岸,身边就是滔滔的流水,但是要把流水弄到“洲”上来灌溉农田,那是十分困难的,古时候没有抽水机,筒车又限制了高度,只好到山谷里去寻找水源,然后架设水管——“枧”,把山溪水引渡到农田里进行灌溉,所以那地方叫做“枧田洲”,也表明那地方的人们生产生活不容易。
  三、炎陵地名的山水建筑含义
  在山里或者在河边建造了一些建筑物,那里就因为有了建筑物得到了一个名字,这样的字眼有:桥、坝、圳、庵、寨、棚(厂)、寮、楼、殿、庙、仙、铺、堂、塔、窑等。
  (一)因临水建筑而得名。如:桥——高水桥、九墩桥、梁桥、红星桥、板桥、朱家桥等等,这一类比较常见,不需过多解释。
  坝——石子坝、松山坝、崔家坝、楠木坝、桃树坝、上坝、车坝等。这一类名字比较常见,因为炎陵的水田耕作基本上要靠在山谷的高处拦溪做坝修水圳,才能把溪水引渡到下面山坡上的梯田当中进行灌溉,所以“拦水坝”自然就多。坝多,以坝命名的地方也就跟着多起来了。只是有的“坝”需要把溪流全部拦断,有的只能在河边拦取河道的三分之一水流,有的则稍微挡一点水进入水圳就行。当然,“车坝”不同,它是安装提水的筒车拦坝的地方,所以,在“坝”的前头用了一个“车”字。
  圳——高圳、石圳、大圳等,因修筑了水圳而得名。
  (二)因依山构造了建筑物而得名。如:庵——庵下、东山庵、王祖庵等,“庵”指的是小庙。
  寨——天星寨、上寨、百丈寨、田螺寨等。“寨”在炎陵山区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驻兵的营地,如“天星寨”,与“堡”同义,如“黄烟堡”;一种是山民居住的村庄,如“田螺寨”“上寨”。
  棚(厂)——栏山棚、上棚、窑棚、兰棚、香菇棚、棚下等。“棚”是炎陵人在很久以前刚刚搬迁进来时临时搭建的竹木厂棚,也有单独叫做“厂”的。后来有了土筑和砖砌的房屋居住,到山里搞生产,开垦了稻田和番薯地,要防范野猪之类的野兽侵犯,也经常在山里的山坡上搭建离地三四尺高的“野猪棚(厂)”,夜晚安排人到那棚(厂)里去守夜,驱逐野兽,所以那些建造了野猪棚(厂)的地方,就经常以“棚”取名了。当然,“窑棚”是烧砖烧瓦烧石灰搭建的厂棚;“香菇棚”是在山上放养香菇时,搭建的给香菇筒子遮风避雨的厂棚。
  寮——瓜寮、朱砂寮、高寮、沙洲寮等。“寮”是搭建在山间的小屋,一般多用竹木做材料,也有夯土筑造的,都是比较简易的小房子,大多用来管理山间的生产基地,跟“棚”的作用不相上下。其可以因用途冠名,也可以因地势而冠名,取名很灵活。
  楼——板下楼、吊楼下、高排楼、冷板楼等。用“楼”做地名,那地方建造的建筑物一般上了两层,否则不会叫“楼”。“板下楼”在石洲乡的一个深山里,据说那里出了一个很富裕的人家,所以便建造了两层高的楼房,井冈山根据地的时候,那里曾经是酃县(今炎陵)中共地下党活动最活跃的地方。
  殿——中皇殿,基本上就是一个较大的庙宇,因这个庙宇而得地名,其他地方用“殿”取名的极少。
  庙——观音庙、平岗庙等,和“殿”一样,没有其他特别的意义。
  仙——婆婆仙、金紫仙、铁瓦仙、鸡公仙、雷仙、古老仙等。炎陵县的山峰高处大多居有“神仙”,以“仙”取名的山峰地名,比任何县都多,而且大多富有美好的神话传说。比如桃源洞村的“古老仙”,传说神农谷还是叫做桃源洞的时候,大概是在清朝的嘉庆年间,有自称是姓古、李、徐、陈的四位先生,曾到桃源洞村,他们看见村里一小儿久病不愈,便奉送一粒药丸,让孩子父亲研碎用清茶给孩子服用了。两天之后,孩子便痊愈如初了。尔后不久,村里闹野猪灾祸,四个人又及时地出现在村中,夜半时分与野猪群激战,杀死一大堆野猪,保得了一村的安宁。村里有人在夜间做梦,梦见四位先生在村南山崖下休息。醒来后,便邀约村里的汉子们到村南山崖去寻找他们致谢,果然在后山山崖中找到四尊酷似那四位先生的菩萨神像。于是,村民们便集资鸠工构石,为四位神仙建立庙宇,供奉香火祭祀,求嗣、求福、求安康,十分灵验。据说,后来方圆数百里前来这里朝拜的人曾络绎不绝……那小庙宇就是“古老仙”了。
  铺——船铺、油铺、对门铺。用“铺”取地名,在炎陵并不多。“船铺”是因为那地方曾经安放过摆渡的小木船;“油铺”是那地方见有一个榨油作坊,作坊也叫铺子;“对门铺”是相对这边的对面山坡上曾经有人开过店铺。如此而已。
  堂——仙鹅堂、天堂。最经典的是“天堂”,那地方高而偏远,似乎离天最近,就叫做“天堂”。“天堂”地势高,有很多的日子云雾缭绕,那里出产的茶叶便叫“天堂毛尖”,据说曾经供奉过朝廷。
  塔——湖洋塔,因那地方建造有一座砖塔而得名。
  窑——瓷器窑、窑灶里,是指烧过瓷器和烧过砖瓦、石灰的地方。
  屋——上屋、老屋、灰屋等。以“屋”取地名及常见,一般是山上有人居住过,遗留下的老屋场,或者因为生产需要,存放土灰、农具等的小房屋,那些地方就喊成了这样的地名。
  家——谢家、金家、罗家、李家、周家坳、张家洞等。这样的因为有某一姓氏建房居住于某个地方而得名的现象,在炎陵比比皆是,几乎每个乡、每个村都有,占比相当大。
  炎陵地名的山水特征和山水含义,蕴藏着许多的文化元素。尽管这里已经罗列了不少,但是,想要弄清楚炎陵所有地名的内涵,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寻和挖掘。
    (责任编辑:黄声波)
相关文章
2012-02-02 14:23:59
2014-08-10 09:30:54
2012-02-02 14:23:28
2014-08-10 09:30:02
2012-02-02 14:22:06
2019-10-30 10:57:16
2017-07-11 19:38:51
2019-10-30 10:56:18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