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地名文化 >> 茶陵地名源流考(下) >> 阅读

茶陵地名源流考(下)

2012-07-20 16:26:00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1147

茶 陵 地 名 源 流 考 (下)

                                            /彭雪开


茶陵与茶乡

茶陵之“茶”,即茶树,植物名,山茶科,常绿灌木,亦见乔木。有野生、栽培树种。叶含咖啡碱、茶碱、鞣酸、挥发油等,有兴奋大脑和心脏的作用,除充作饮料外,也可为制茶碱、咖啡碱之原料。根可药用。5民间俗称茶叶。

茶,古名较多,见诸于史籍者,有檟、荼、桡、梗、蔎、茶、茗、荈,又有苦荼、葭萌、椒酱、荈诧等名称。茶学界普遍认为,茶发乎于神农氏。秦汉时《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史记·三皇本纪》:“神农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大约至周代,已逐步由药用转为饮料了,至战国中期,巴蜀一带,有“茗饮”之事。顾炎武《日知录》:“檟之苦荼,不见于《诗》、《礼》。而王褒《僮约》云:‘武都()买荼’;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云:‘芳荼冠六清’;孙楚诗云:‘薑桂荼荈出蜀’;……是知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文中“檟之苦荼,不见于《诗》、《礼》。”这不是事实,相反《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但他说的“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即茶饮)之事”,还是大体符合实情的。秦人取蜀,是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由此推算,“茗饮”之事,始于战国中期巴蜀国。事实上,秦取巴蜀之前很长时间,“茗饮”之事,已在巴蜀之间流行。秦取巴蜀,置蜀郡后,“茗饮”已大行其事。《华阳国志·蜀志》载:“蜀王别封其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人谓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也。”后汉时广汉郡有葭萌县(今四川广元市西南),以姓为地名。6这说明其时,“茗饮”大行其道,葭萌()已成了蜀国王室崇拜之物了。如果说先秦时楚国人以“荼”封县号,荼陵县成为中国第一个以茶为名的县,那么蜀国以“葭萌”封郡号,就成中国第一个以“茶氏”为名的郡。

茶字,源于何时何典?唐陆羽《茶经》:“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从草木并。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南宋魏了翁“唯自陆羽《茶经》、卢仝《茶歌》、赵赞‘茶禁’以后,则遂易荼为茶。”清代郝懿行(17551823)《义疏》:“今‘茶’字古作‘荼’……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共和国《辞源》:“《说文》作‘荼’,即古‘茶’字。唐以后者作‘茶’”。7

以上说“茶”字,源于唐代,值得商榷。“茶”字,最早见于《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东晋·常璩(生卒年不祥),史载他家祖居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对蜀事见闻亲切,述蜀史较祥。这一关于‘茶’字的记载,应是可信的。不过后人较辑时,“茶”有时又作为“荼”。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生卒年不详)《伤寒杂病论》:“茶治便浓血甚效。”《三国志·吴·韦曜传》记吴史官韦曜不善饮酒,吴主孙皓餐宴,无不竞日,韦曜饮酒不过二升:“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至于宠衰,更见偪强,辄以为罪。”8由此得知,“茶”字,应源汉末,并非唐以后才将“荼”减一画,改作“茶”。

荼陵,作为县一级区域,何时改称茶陵?《三国志·卷六十》:“建安二十年(215)(孙权)督孙茂等十将从取长沙三郡。又安成、攸、永新、茶陵四县吏共入阴山城(作者注:阴山县城,在今攸县鸭塘铺乡阴山港村)。合众拒岱(吕岱),岱攻围,即降,三郡克定。权(孙权)留岱镇长沙。”9东汉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由此得知,荼陵县改称为茶陵县,应在公元215年之前,即在东汉末年三国争雄之际。这是国史中最早出现茶陵县名的唯一记载。具体何年当考。

至此后,国史、地志等史籍,都载“茶陵”地名。《晋太康地志》:“茶陵子相,汉旧县,属长沙……阴山乃是汉旧县,而属桂阳。吴湘东郡有此阴山县,疑是吴所立。”《晋书·卷一十五·地理下》:“湘东郡吴立,故属长沙。统县七,户一万九千五百。酃(作者注:当时位在今衡阳市)、茶陵、临蒸、利阳、阴山、新平、新宁。”至此后,荼陵县名,不见于史籍。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乃至宋、元、明、清以后,莫不如此。

纵上所述,今茶陵县,原名荼陵县,秦始皇二十六年(211)始立县,以县治附近陵谷间产苦荼(),而得名。亦或早在战国中期以后楚国开拓南疆时,早已置荼陵县而得名。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置长沙国,荼陵县尽归其地,仍名荼陵县。西汉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封长沙定王子刘欣为荼陵侯,筑荼王城,在今茶陵县火田乡莲溪村。荼陵县为其食邑。荼王城,亦为县治驻地。: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刘欣之子刘阳死,无后,废荼陵侯国,又复名荼陵县。东汉末,王莽“新”朝元年(9),改荼陵县为声乡县。东汉建武六年(30),刘秀政权又复名荼陵县。东汉建安二十年(215),三国争雄时,孙权改取长沙三郡,设长沙郡,改荼陵县为茶陵县,“茶陵”始得其名。自此后,茶陵县几经撤并,未改其名。唐迁县治于今县城。;荼陵县名,不复存在。

茶陵由荼陵改名之后,探索茶陵地名由来,史书不绝,今有四说。一说茶陵“因南临茶山,县以为名。”<二说《路史》记: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三说共和国《茶陵县志·总述》:“茶陵,因地居‘茶山之阴’,炎帝神农氏崩葬于境内而得名。”四说共和国《湖南地志》:“茶陵,因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以上四说之中,何者为准,至今颇有争议。

我认为第一种说法,比较接近史实。成书于唐元和八年(813)的《元和郡县志》谓茶陵“因南临茶山,县以为名。”很可能是引于唐建中元年(780)《茶陵·图经》:“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名焉。”说到茶陵之得名,前者是确指,后者是泛称。由此之故,明嘉靖《茶陵州志》云:“以地居茶山之阴,故曰茶。”明《名胜志》也云:“史记(非《史记》)炎帝葬于茶山之野。茶山,即景阳山,以林(作者注:为“陵”之误写)谷间多生茶茗,故名。”清嘉庆《茶陵州志》:“景阳山在州东,接江西吉安永新县界,一名茶山。”即在今茶陵县秩堂乡东首、小田乡小田、东坑、大和诸村境内。清同治《茶陵州志》:“以地居茶山之阴,故曰茶陵。”这就充分说明,茶陵是因茶山而得名。

当然,这一说法也不完全准确。因为东汉建安二十年(215)之前,“茶陵”县为“荼陵”县。虽然“荼”为“苦荼”,“苦荼”即为“茶”,字义是相同的,只是“荼”读作tu,“茶”读作cha,读音不同而已。

然而,从地名学角度看,又有些不妥。因为无论自然地名,还是区划地名,地名学界普遍认为有“四要素”之说。即任何地名,有“读音、字形(汉字拼写)、字义、指位”四要素。“荼”与“茶”义同音不同。因此读写上还是有区别的。再说在先秦时,“荼”字古字,有多种读写法,槚、荼、桡、梗、茗、荈、葭、椒等都泛指为茶。总不能将其中一字,都作茶陵县名。从这一意义上说,“荼陵”、“茶陵”,至少在汉字读音与拼写上,是有区别的。因此,考察“荼陵”县名由来,应是“南临荼山,县以为名。”这荼山,即唐代指称的“茶山”,也即现在指称的景阳山;考察“茶陵”县名由来,应以唐《茶陵·图经》唯是。

第二种说法,即《路史》之说,是缺乏依据的。《路史》为宋·罗泌撰,历来不为史家所重。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皇古之事,本为茫昧。泌(罗泌)多采纬书,已不足据。”原因是此书中“纪三皇至夏桀之事,依据纬书及道书,多不经之谈,喜出新意,好用僻辞古语。”=这说得有些刻薄。但记载多失史实,倒是真的。如明郭子章《郡县释名·湖广卷上》:“枣阳县,……一本汉蔡阳县地,隋改枣阳县,以枣阳村名之。《路史》枣作棘。予过枣阳,遍地种枣。”郭子章亲历以证《路史》之误。不过,《路史》说到茶陵时,也不完全出错。《路史》:“炎帝神农氏都于陈,盖宇长沙,是为长沙(湖南),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在这里“是为长沙”,是引用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记炎帝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葬长沙何处,并未言及。《路史》则明确指出“崩葬茶乡之尾”,这是对的。但由此得出“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则是大错。因为在这里,《路史》作者,显然将“茶陵”之“陵”,作为皇陵之“陵”看待。这种不顾先前史籍考证、确载之说,乱下结论,以致谬说流传。难怪典籍称作者“喜出新意”,不为枉。

“陵”,古文中有多种释义,其中也可释为坟墓。春秋《国语·齐语》:“参其国而任其鄙,定名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韦昭注:“以为葬地。”《论语》、《孟子》中也有此类记载。张衡《西京赋》:“若历世而长存,何遽营乎陵墓。”后多指封建帝王的陵墓。《吕氏春秋·安葬篇》、《七国考》、《山海经》等史籍中,已有“墓设陵园”的记载。《水经注·渭水》:“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事实上,远在战国时,各国国君,都把自己的坟墓造得象山陵一样,故叫国君的坟墓为“陵”。已发掘的河南辉县魏墓和河北平山中山王墓。1号墓的封土东西宽92,南北长110,高约15,自下而上有三级台阶。>显然这是后人称为“陵墓”的形制了。降为秦汉,积土成山,依山为陵,成了帝王一生之大事。据1962年实测,秦始皇陵墓为方形,边长各约350,高43(一说76)。外垣南北长2173,东西宽974。陵园里外,有大量陪葬墓,刑徒墓及规模巨大的兵马俑坑。?

在封建专制时代,尽管皇陵显赫,然而清代之前,没有一个县是因皇陵而命名。《学林新编·扬》:“古人建立州县,或由山名,或因水名,或因事迹而为之名。非此三者,而以意创立,则取美名。”为什么?《学林新编·名讳》:“夏商无所讳,讳自周始,然而不酷讳也……秦汉以来始酷讳矣。”东汉应劭注《汉书》,涉及到“避讳地名”,就有东郡寿良县,应劭注:“世祖叔父名良,故曰寿良”(世祖指光武帝刘秀);河内郡隆虑县,应劭注:“避殇帝名,改曰林虑也。”秦汉酷讳地名,由此可见一班,谁还敢以皇陵名县。

辛亥革命后,帝制推翻,民国始立,西风东渐,风气大开,地名命名也无避忌了。民国33(1944)4月,因轩辕黄帝陵寝所在,逐将汉为翟道县,后秦设置的中部县,改名为黄陵县。共和国19944月,因炎帝陵寝所在,逐将南宋嘉定四年(1211)设置的酃县,改为炎陵县。这都是为纪念中华民族炎黄始祖的义举,深得炎黄子孙的拥戴。全国除此两例外,无见它例。何谓《路史》炎帝神农氏“崩葬茶乡之尾,是曰茶陵”之说。

以我观之,茶陵地名由来,实为两说。其一是因荼()山而得县名;其二是因茶乡炎帝陵而得名。其余皆源于这两说。前者是对的,后者是缺乏依据的,纯是“另立新意”。以至共和国所著的国史、地志,无不受其影响。共和国《茶陵县志》采以上“两说”,谓之第三种说法,貌似公允,实际上是将简单历史问题复杂化。而近十几年因旅游业大兴,各地纷纷从历史名胜、历史文化等资源中寻找最有价值的资源,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这本是件大好事,但有的置史实史料于不顾,任意曲解,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更有甚者,一些地志竞将《路史》无据之说,奉为圭臬,作为茶陵得名的依据,这是所谓第四种说法,这是不可取的。

茶乡,应是茶陵地域之雅称,非县名。源于《路史》:炎帝神农氏“崩葬茶乡之尾,是曰茶陵”。因荼陵、茶陵历产茶,因荼()山得名,故雅称茶乡。《路史》称茶陵为茶乡,是有贡献的。至此,茶乡便成了茶陵的代名词。这也是迄今为止,“以茶名县”的唯一一个县。但就产茶的规模与质量上说,远逊于今湖南安化、新化等县。如何使茶乡名实相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好在这几年茶陵县有识之士,及为政者已看到了这一点,正在采取得力施,改变这一状况。据报载:2011年该县已引进资金20亿,建“茶祖文化产业园”,目前中华茶祖印象主题公园,已在筹建之中。@

在茶陵地名的源流探讨上,我主张还历史本来面目。特作“茶陵地名源流考”,抛一家之言,期待众家进一步探讨!

5《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第579页。

6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十六》。

7《辞源·第四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651页。

89《三国志·卷六十五》及该志《卷六十》,中华书局,1959年,第1462页、第1384页。

:《史记·卷二十一》,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年,第109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地名辞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63页。

<《唐·元和郡县志》。

=《辞源》,商务印书馆(缩印本)1986年,第2996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第367页。

?《中国文化知识精华·文物名胜工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31页。

@《茶陵·发现一株800年古茶树》,株洲日报。2012519

(责任编辑:黄声波)


相关文章
2015-04-05 10:26:25
2015-04-05 10:25:46
2015-04-05 10:24:34
2018-01-29 22:19:37
2015-01-06 19:12:14
2015-01-06 19:11:45
2011-07-18 23:50:16
2011-07-18 23:49:38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