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厚成
牛脑下,是攸县城东的一个老地名,源于此地江北岸有一个小盘石,盘石形似牛头。同治版《攸县志》记载:“岸右盘石,上有龙洞,称县东石牛山下。”当地人俗称这个石牛山下面为“牛脑下”,现居住着胜利社区的神农、龙上几个居民小组的居民。20世纪末以前县汽车修配厂、县财贸幼儿园等企事业单位办在这里,企事业单位改制后,房地产商将其开发成居民小区。
牛脑下是攸河与洣水相汇后,流入这里形成一个深大的缓水面,初时人们称它为牛脑潭。据同治版《攸县志》记载,因为“汉黄门郎蔡伦捣故鱼网取水造纸处”,故又称为蔡公潭。后人都认为,蔡伦不可能在这里造纸,但这个记载也能说明,蔡公潭与造纸有一定渊源。蔡公潭水面宽,一直没有架过桥。1977年兴修湘东铁路时,架设铁路大桥从潭面上跨过,但桥上不许行人通过。这里历来就有渡口,渡双边行人过江,原称东郊义渡,用木船人工摆渡。到1972年才改轮渡,今称牛脑下渡口,每天运渡达2000-3000人次。宽敞平稳的蔡公潭,县城每年端午节的龙舟会,十几二十艘龙舟在这里争先恐后竟帆,江中口号擂鼓喧天,江岸人声鞭炮声鼎沸,煞是热闹。现下游建成桐坝电站,蓄水位超过蔡公潭,使蔡公潭与上下游连成一片,形成了较大的龙舟赛水面。
牛脑下北岸江边,现存一丛大古樟,被县林业部门挂牌重点保护,最大最老的一棵古樟树,树龄有250年,其余的都有100多年。古樟形成一个天然的小荫篷,成为人们避暑乘凉的好地方。2000年,城北防洪堤暨洣江风光带建成后,在古樟丛中添设健身器具和休闲设施,晨练健身、傍晚散步的人们,均可在此潇洒地领略洣河岸的攸城风光。
牛脑下还蕴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古老传说——“神农归葬泊攸水。”说是神农尝百草因误食断肠草中毒而崩以后,移葬“茶乡之尾”的酃县(今炎陵县),其遗体由36个力士10条木排逆洣水而上运送。运送时,洣水河畔家家户户祭奠。攸县为茶乡之首,是遗体运送的必经之地,人们自然在河边祭拜,祭拜的地点就选择在牛脑下。因为当时这里是一片大沙洲,是个空旷之地,又处于牛脑潭的宽水面之畔,力士们从下游急流而上到这里,必然要有个喘息的机会,停留时间要长一点。果然,力士们看到岸上这么多人祭拜神农,干脆停排,让人们祭拜。于是祭拜者点燃几十处柴火,堆成几十个小沙堆,叩拜作揖。自此,“神农归葬泊攸水”之传说代代相传。不过,也有“神农在这里为老百姓治过病”的说法,至今还有些老人告诉后代这样一句话。
正是由于有了这个传说,牛脑下这里纪念神农的活动逐渐拓展。起初,是以“树”为祭。因为后来沙洲上长出许多杨柳树,一片杨柳丛中生长出绿油油的樟树,樟树越长越挺拔,枝叶相当茂盛,人们就视常青樟树为神农化身,每年的农历四月都会在樟树下拈香烧纸。传说后来神农给这里一位姓谭的信民托梦,梦中说希望为他在这里安个座。梦说一传开,出于对神农的尊敬和崇拜,人们便请来石匠刻了一块高约1米、宽约60厘米的石碑,四周雕着花边,上刻“圣主”二字,竖于沙洲上,自此人们又以石碑为祭。到18世纪80年代的光绪年间,人们又在现今的神农居民组的地盘上,建起了一座简易的神农殿,面积约70平方米,砖木结构,有正厅和两间仆屋,正厅安放“圣主”碑,后在殿内正厅塑有约一米高的神农像,供人们朝拜。两边仆屋为守殿用房。正厅的大门柱子是用加工后的两根青条石竖起。殿建成后香火旺盛,不时有人把神农像请去扫禾治虫、大旱求雨等。为了满足信民应求,殿里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举行一次较大章会。
1944年6月攸城沦陷后,日本兵曾到殿里搜查有无躲藏的地方武装,查无所获后毁瓦揭料,殿宇遭到严重破坏,幸好当时神农像被外接未归而得以保存。日军投降后,殿宇恢复照旧,有莲塘坳春塘一谭姓住持守殿至1950年才离开。土改后,神农殿两边仆房被分给两户人家共住,正厅仍保留“圣主”石碑,但香火渐稀。1969年,村民谢冬英等邀多户人家凑钱重塑神农像,立于厅堂,保持香火。后这里兴建县财贸幼儿园时,神农殿地基被征收一半,神农像就安放在隔壁民居家中。
1998年,当地村民利用原有地基,自发修复神农殿,1999年竣工。神农殿修复后,祭祀照旧,香火渐旺。由于老殿地方窄小,当地居民又让出几口公塘,由熊冬林为首组织捐钱捐物,投资700余万元于2006年建成新的大殿,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结构为前正殿后杂屋,有大食堂有地下室,一次可容纳五六百人开展祭祀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定期举行一次大型章会。如今,新神农殿已成为湖南省宗教活动重点场所,可与湘东南攸县、茶陵、炎陵三地连线开展纪念活动,成为牛脑下一道新风景。
(责任编辑:黄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