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创建共和流血献身的女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中国近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亦是一位武术高强的女侠。早在1891年,秋瑾就跟母亲到了萧山外婆家,她的四表哥单宗勋武艺精湛,其功夫足以使十几个歹徒不敢近前。秋瑾就是跟他学习了两套拳术和一套剑法,并学会了骑马。
1893年,秋瑾的父亲至湖南任职,她跟随父母来到湖南,先后在长沙、常德、湘潭、株洲等地居住。她在株洲大冲槐庭居住时也努力学练武术,两旁的威武架上,插满了各种武器,新旧俱备。
在湘潭、株洲期间,与黄兴一样,秋瑾积极学练巫家拳。巫家拳是解放前湖南四大名拳之一,属南拳类,是巫必达创造的。巫必达字有能,福建汀洲府连城人,生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福建始习少林拳(福建称连城拳),以后走南闯北,寻师学武,终于创造出“避实就虚,避强攻弱,借力攻击,围绕奇袭”等拳法。巫家拳因人而异,其有高桩、矮桩之分。高桩讲究方园偏侧,矮桩讲究挺胸收腹,擒、挪、封、闭均重拳和肘法。巫家拳主要套路有:梅花拳、太子金拳、探力心意拳、麒麟六肘、四字六肘、正平六时、摆门六肘、单吊六肘、七星六肘、十字六肘、三桩六肘等十二套。另有掐吊六肘。六肘依次为金、木、水、火、土神拳。其中梅花拳、正平六肘、探桩心意拳已失传。巫家器械有单刀、青龙双锏、七步连针棍、四门凳、六合钯等。巫家拳的名师十分重视武德,告诫门徒尚武不尚力,提出“狂妄之徒不教,轻浮之徒不教,忘恩负义之徒不教”的戒律。
乾隆六十年(1795年)巫必达来到湖南株洲六石围李家湾李六魁家,收其子李维潭为徒,后到株洲马家河收冯南山、冯连山为徒。李家以精耙术著称,冯家以精棍术闻名。巫必达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病逝于马家河冯南山家,葬于湘潭十里冲火车站附近。以后此拳在李、冯两家繁衍,李家后代李浴师还健在。他是巫家拳的传人,巫家拳至今已传七代,门徒逾以万计,遍及全国,如长沙、湘潭、株洲等地,尤其是马家河及株洲县的渌口镇、三门、朱亭、淦田、白关、姚家坝、鸿仙、漂沙井等地至今仍流行巫家拳。
秋瑾擅长舞剑,她的故乡是以出产干将莫邪而闻名天下的古越国,她自己随身所带的剑就是出自故乡的龙泉宝剑。1903年,她在北京期间就写了《宝剑歌》一诗。其诗云:“炎帝世系伤中绝,茫茫国恨何时雪;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毗欲裂。千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恃恃赤铁,死生一世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除却干将与莫邪,世界伊谁开暗黑?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职,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在这首诗中,秋瑾不但以沉痛的语句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所处的险恶境地的严重忧虑,对清朝政府卖国罪行的强烈增恨;并初步认识到“世无平权只强权”,“公理不恃恃赤铁”的国际政治现实。因此,她努力练习武术,为革命做好准备。秋瑾还写了《宝剑诗》《剑歌》《宝刀歌》等。她在《宝刀歌》中写道:“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驚破奴才梦。主人赠我金错刀,我今得此心雄豪,赤铁主义当今日,百万头颅等一毛,沐日浴月百宝光,轻生七尺何昴藏?誓将死里求生路,世界和平赖武装……宝刀之歌壮肝胆,死国灵魂唤起多,宝刀侠骨孰与俦?平生了了旧恩仇。英嫌尺铁非英物,救国奇功赖尔收”。
1904年6月,秋瑾赴日本留学期间,到东京神乐坂武术会投名师练习射击、拳术、舞剑、跳高、跳远等。日本铃木文学士赠给她一柄日安纲冶于载成川铸的宝刀,秋瑾因故写了英姿侠气豪壮姿肆的《日本铃木文学士宝刀歌》。在日本留学期间她还跟黄兴学习射击,并学习了制作炸药的方法。1905年3月,秋瑾从日本回国,曾在明道女校任体育教习,教学生习拳和舞剑等。在绍兴她帮助徐锡麟创办第二个“体育会”,并带领学员学习武术。
1905年7月秋瑾第二次到达东京,1909年12月与醴陵的宁太一、杨卓霖等回到上海。秋瑾从日本回国后,于1906年1月拜著名武术大师蔡桂勤为师。蔡桂勤是华拳名将蔡泰、蔡刚、蔡么盛的后裔,他与师兄李瑞云、脆弟蔡桂俭在上海创立了西庆镖局,被称为“枪王”、“拳魔”。蔡桂勤曾教过孙中山、李宗仁等人武术,是元帅府里的座上客。蔡桂勤教秋瑾练习武术,掌握“华拳绝技”、“迎面三腿”、“勾挂连环”、“樵夫担柴”等。在交往中,蔡桂勤深为秋瑾爱国思想所感动,因此,也向往革命。
1907年3月,秋瑾担任大通师范学堂督办(校长)并兼任体育课练习。她教学生打拳击剑,一丝不苟,先后组织了100名会党青年骨干到绍兴体育会和大通师范学堂附设的体育专科进行军事训练,并亲自任教练,培养了一大批文武双全的人才,为武装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积蓄了力量。
(责任编辑:骆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