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仁杰
众所周知,我们平江是闻名全国的“将军县”(新中国授衔将军达64位,民国将军近100位),我们为有幸生长在平江这块红色土地上而感到无比自豪。每位将军都有不平凡的经历和传奇故事,但我县有一位民国抗日将领周广福却鲜为人知。他的传奇人生经历令人感慨万千。
我们平江有三位在外地工作的老干部,他们是解放前毕业于湖南大学的同学(都是品学兼优、德才兼备、令人崇敬的老前辈),后来又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大学参加培训学习,学习结业后回平江参加土改、镇反等巩固政权的革命工作。他们是著名女烈士胡筠之子李荣光(曾在湖南省教育学院工作)、胡坚(曾任益阳市物资局领导)、张长坤(湖南大学中文系教师),他们三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要表达。
他们三人曾参加南下干部领导的工作组,被安排到县南乡农村开展土改与扫盲等革命工作。他们在长田与浏阳社港交界的白毛地方,发现了一位见多识广、多才多艺的传奇人物周广福(因他年青时就出门在汉口等地闯荡多年,经历十分丰富,加之他和乡亲们关系密切,又会讲故事说笑话,又肯帮别人办事不要报酬,地方人都喜欢他并亲切地称他为“广牛皮”)。那时周广福正值盛年五十多岁左右,他潇洒风流、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弹琴吹唱写算俱全,还懂武术与医术、会烹调饮食和乡村礼仪应酬,还会看相观风水及拈卦算八字打时等迷信活动;他善于与人交流沟通拉关系,真正做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还有一门最大的特长就是会说外地各种方言,只要听外地人说一会儿话,无论你是山西人还是河南人,他和你交谈就能说一口流利的山西话或河南话,很快就和外地人拉近了距离,有时外地人还误认为他是自己的同乡人。工作组的山西籍南下干部和周广福交谈得很愉快。他不但情商高,智商也很高,他特别喜欢动棋和赌博(动象棋、下裤档棋、打麻将、摸四子、摇骰子等),他样样精通,赢了别人的钱一般就当场“打平伙”吃掉了,有时就周济困难乡亲,赚了生活贫困者的钱,他就退还人家;乡亲们找他写信,写过房字,写有关契约协议等,他总是有求必应,毛笔字也写得很好,从不要人家的任何报酬,如果请他吃点冷酒花生或一餐便饭,他会告诉你家孩子读书做题,还给大家讲许多好听的故事;乡亲们有忧喜两事(老了人或结婚嫁女等事情)都要请他帮忙,他总是条理清楚帮别人将事情办好,不要任何报酬(红包响封也不要);他对工作组的工作也十分热心和支持,无论是写宣传标语和布置会场或送通知他都认真完成任务;所以,不仅乡亲们都喜欢他,他也给工作组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当时人们对他过去在汉口闯江湖(打工)的历史情况就根据他自己的口述作个记录,但没有派人到武汉去调查核实。
随着全国各地土改镇反工作不断深入,湖北那边发函到平江通报了周广福的情况,大家都惊讶不已:原来周广福是抗日将领,国民政府军队序列某军长的女婿,曾率部参加过抗日战斗,被国民政府授予少将军衔和青天白日勋章。工作组审查他时,他“竹筒倒豆子”般地说出了他在外的全部经历,我们才知道他过去在外闯江湖的不平凡历史:由于他能说会道,被平江县城商会老板们发现是个人才,便派他驻汉口货栈当副手(相当于现在的驻京办事处副主任)搞对外关系协调。因他长袖善舞结交了许多商界名流,被汉口某大酒店经理高薪挖去当了前台掌柜(相当于现在的大堂经理)。他在大酒店与湖北某杂牌军(非蒋嫡系部队)的军长结识后成为知心朋友,后又被军长挖去成了军长的副官(军长助理),军长授权他为部队掌管军需后勤供给,甚至有时还通知他参与对日作战的参谋工作。周广福深得军长的信任与倚重,军长便将周广福选为东床招郎入赘(军长征得他的同意,给了他取了个跟军长姓的名字,并当面说清这个新取的姓名只是军长湖北老家修谱时用,平时都用周广福的姓名)。
当抗战进入艰难相持阶段,有一次在荆门、宜昌、恩施一带与日寇激战,因遭日军精锐师团袭击,加上日寇飞机狂轰滥炸,抗日部队损伤惨重,军部指挥机关也被炸毁,军长中弹牺牲在指挥部。当时周广福在存放军需物资的山洞内调配物资,才得以幸免于难。此时部队群龙无首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在此万分危机之际,周广福挺身而出以军长副官的身份收拢部队(因平时他善待将士广结人缘,幸存的中下级军官都听从他的指挥)迅速突围;由于他的果断决策,经拼死搏斗终于冲出了日军包围,在率部突围过程中与日寇顽强激战,牵制了日寇兵力有效地支持了友邻部队,虽然最后仅带出不足一个师的兵力,总算在军部被毁军长阵亡的情况下没有招致全军覆灭,还保存近一个师的实力。这次成功突围事件引起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重视,上峰认为一个非职业军人有如此担当很了不起,不但授予他少将军衔,同时还颁给了他一枚青天白日勋章(周广福对军长知遇之恩万分感激,在填写获奖和授衔登记表时用了军长给他取的姓名和军长出生地籍贯)。故此,平江民国抗日将领中没有周广福的名字。
周广福率部突围过程中被敌机轰炸的弹片击伤。他获得军衔和勋章,同时也得到了一笔可观的奖金后,便以养伤为名脱离了部队,回到军长老家和夫人一起生活。由于弹片击伤小腹部,造成生殖器官萎缩,夫妻关系冷淡没有生育子女,加之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不同,两人勉强在一起生活了几年后便分手了。1947年冬,他孑然一身回到了老家生活。他很爱面子,回家后只谈他在汉口码头和酒店闯江湖的经历,将与军长熟识及被招郎和率部参加抗日这段引起伤感的历史埋在自己的心底。虽然他当过国军的军官并获得国民政府授衔和颁奖,但从未与共产党军队交过战,所以,当时只是将他监管起来,据说后来他被押送到新疆劳动改造。
周广福离开平江后不到两年,又传来了周广福从新疆寄回600元钱给他老家村上的信息,他在信中说这笔钱是给互助组添置耕牛农具及救济困难乡亲的。当时600元是一笔不菲的资金,能够添置很多农具和解决许多生活困难,当地社员群众对他发自内心地感激,此后他就杳无音讯了。因以后长期地搞狠抓阶级斗争运动,周广福这个历史不清的人物也就很快被人们遗忘了。但周广福这个人的传奇人生经历(特别是在抗日战场万分危急时,能挺身而出率部冲出日军包围的故事)却深深地烙在了三位老人心中。他们三人都是擅长赋诗作文的文艺知识分子,都有将周广福传奇人生经历写成纪实文学或小说的冲动。可是亲身经历多次政治运动洗礼后(李荣光、胡坚被打成右派,张长坤因出身地主家庭日子也不好过),三人只得夹着尾巴做人,随着时光流逝写作的冲动也就成了他们三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遗憾。三位历经苍桑满腹才华的老人,都亲身经历过日寇侵略我国烧杀抢掠奸淫、无恶不作的滔天罪行,他们对抗日救国将士无比崇敬。尽管他们自己年老体衰老眼昏花了,但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要将周广福参加过抗日救国的光荣历史记录下来,以了却他们三人(现李荣光、张长坤先生年事已高,胡坚先生已逝)多年的心愿,特别是党中央无比英明地纪念抗战胜利、不分党派褒扬抗日将士时,他们的意愿更加强烈。受此重托我倍感荣幸,但我自知才疏学浅当此重任心中诚惶诚恐,不知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三位德高望重长辈的意愿。我多次提笔欲言又止,总感到如果是三位前辈自己动笔写出周广福的传奇人生,那将是一篇多么感人的佳作啊!现在由我写出来与他们的期望将会有很大的差距,故此,我不敢轻易动笔,但面对三位前辈殷切期望的目光(像鲁迅面对滕野先生画像时那样的心情),面对日本右翼仍变本加厉参拜战争罪犯否认侵略历史的罪行,我与三位前辈的心情一样无比愤怒,我责无旁贷应当为宣传抗日将士弘扬爱国精神贡献力量,故此,我冒昧提笔将他们三位老人对周广福传奇人生的口述回忆作个记录以飨读者。
(责任编辑:黄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