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华娇
王闿运(1833—1916),初名开运,字壬秋,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湖南湘潭人,清末著名经学家、文学家。咸丰二年(1852)举人。先后任御前大臣肃顺之家庭教师、两江总督曾国藩幕府,先后讲学四川、湖南、江西等地。光绪末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民国初年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军志》《湘绮楼诗文集》《湘绮楼日记》等。
王闿运少年失祜,为叔父教养成人。幼时资质驽钝但能刻苦好学,“昕所习者,不成诵不食;夕所诵者,不得解不寝。”“经史百家,靡不诵习。笺、注、抄、校,日有定课。”虽两度会试不第,但能发愤自励,博览群书,终成一代大儒。主盟湖湘文坛,与清末诗人、武冈人邓辅纶齐名,世称“王邓”。
王闿运长期从事教育,先后执教成都尊经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阳船山书院和南昌高等学堂,加上私授,弟子达数千人,著名的有杨度、夏寿田、廖平、杨锐、刘光第、齐白石、张晃、杨庄等,成就骄人。
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谭延闿之父,两广总督谭钟麟,因对王闿运推崇备至,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为延闿、恩闿、泽闿,并将他们全都送到王闿运门下拜师受业。
有三副对联,颇能反映王闿运的性情和学识。
一副是:“欠食饮泉,白水岂能度日;麻石磨粉,分米庶可充饥。”
这是一副拆字联,源出于一个传说。说的是北宋著名宰相吕蒙正,幼时家境贫寒,缺衣少食。一日,随私塾先生上山游览。途中饥乏,看到一山泉,忙跑过去饮水充饥。先生见了,即景生情,问道:“欠食饮泉,白水岂能度日?”吕蒙正天资聪颖,知道这是一副拆字联,联语又触到他的痛处,勾起他的愁思,当即对出下联:“才门闭卡,上下无处逃生。”对句与出句相对工整,又说出了自己的家境,颇为贴切。先生怜其家境,惜其才智,便免除了他上学的全部费用。后来,吕蒙正高中状元,入仕为官,三度拜相。
王闿运博闻强识,才学超人,声名远扬。有人不信,以此上联为题,让他对出下联,要考他一考。于是就有了“麻石磨粉,分米庶可充饥”的下联。相比原作,下联更加贴切,众人拍手称好,无不叹服。
第二副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1876年,清末重臣,湘阴人郭嵩焘被任命为驻英公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使节。清政府的这一举措有如石破天惊,在闭关锁国的天朝上下掀起轩然大波。郭嵩焘也成为顽固守旧的王公大臣和士绅名流们的众矢之的,诸如“勾通洋人”“有辱名节”之类的声讨谩骂,不绝于耳,湖南士绅尤为激烈。当时在长沙准备参加乡试的考生群情激昂,义愤填膺,声言郭嵩焘大丢湖南人的脸面,不仅烧毁了他修复的玉泉山林寺,还扬言要捣毁他的住宅,开除他的湖南省籍。有人质问痛骂:“以何面目归湖南,更以何面目对天下后世!” 王闿运的“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更可谓“理直气壮,义正词严”,既尖刻辛辣,又雅致含蓄,极尽讥讽,传诵一时。上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圣于孔子也。”是“亚圣”孟子对“至圣先师”孔子的崇高赞颂。这里以“生民未有”之至圣先师却“不容于尧舜之世”,实指郭嵩焘出使英国是“勾通洋人,有辱名节”的“可耻”行径。下联“何必去父母之邦”,貌似规劝,实为质问斥责: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义愤满腔,溢于言表。
这副出自王闿运之手,让郭嵩焘“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对联,把奉命出使视为“里通外国的可耻”行径,反衬国人由于对外部世界无知而抱残守缺、妄自尊大的落后面貌。
民国五年(1916),83岁高龄的王闿运在家乡寿终正寝。之前,他自题挽联一副:“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对自己的生平抱负,功业修为,作了高度概括。一方面,“有佳儿述诗礼”,有“高咏满江山”,并引以为“幸”,充分反映了王闿运颇以自己的学识著作自得自矜之情。另一方面,王闿运以“纵横家”自命,虽然也崇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却醉心于帝王之术,并为此矢志不渝,孜孜以求。故而,“春秋表未成”,“纵横计不就”,壮志未酬,抱负成空:“空余高咏满江山,”便成为他无可奈何的终身之憾。
王闿运逝世后,时任总统黎元洪亲作神道碑文,湖南、四川等省均致公祭之文,以致哀挽。
(责任编辑:骆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