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溯源沿革 >> 茶陵金州城(之一) >> 阅读

茶陵金州城(之一)

2016-11-15 16:37:43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488


 

文/段立新

史志记载及文物普查中的金州城

  明清两代的《茶陵州志》及1986年文物普查记载、发现的金州城位于今茶陵县思聪街道办事处大兴村城前组,是该县历史上7座古城中的一座。
  嘉靖四年版《茶陵州志》(以下简称嘉靖版《州志》)对它作了简单记载,相关章节及文字如下:
  《城池第三》 :“(今治,“今县治”的简称,即现在的南宋古城。以下同)北十里曰金州城,为宋(大中)祥符(年间 1008至1016年)(县令)邓宜(主持修)筑(的)。
  《古迹第十一》 :“金州城 在州北九里。旧志云:宋(大中)祥符(年)间(县令)邓宜所筑。”
  嘉庆二十三年版的《茶陵州志》(以下简称嘉庆版《州志》)卷之三《城池 街坊五》“金州城”条下记载云:
  “金州城 在州城北五里。《祥符(茶陵)图经》(说):《城壕记》(记载):“(金州城)在州北十里。”今属左二都。
  同治九年版的《茶陵州志》(简称《州志》)对金州城的记载要略为详细一些:
  (今治)北十里曰金州城,为宋(大中)祥符(年间县令)邓宜所筑。在今治者为宋(代县令)刘子迈所筑。(见《卷之三·城池第三》)
  金州城 在州城北五里。《祥符(茶陵)图经》(说):《城壕记》(记载):“(金州城)在州北十里。”今属左二都。(见《卷之十二·古迹一》)
  至宋(大中)祥符(年间)邓宜续筑者,曰“金州城”。其故址悉湮废。(出自彭维新《重修州城记》 见巻之二十一《艺文·记二十六》)
  1986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文物工作者在大兴村城门组发现了两段残存人工夯筑土墙,土墙累计长50米,残存墙体高2米,宽8.5米。在墙体周围,还发现了大量泥质灰胎硬陶瓦、板瓦堆积。今城门组与清代茶陵州城(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南宋古城)的最近点为2.8公里,文物工作者综合已知信息分析,确定这就是茶陵历史上的金州城。另一个方面,这座城池的现存记载及遗迹极其有限,对城址下面的遗存又没有作进一步的发掘,大家现在无法了解它的更多信息。据此,文物工作者只能作出这样的初步结论:这就是茶陵历史上的金州城。

金州城是不是宋代首建的?

  前面引自明清两代的《茶陵州志》的记载表明思聪街道办事处境内的金州城是宋代大中祥符年间所修造的。嘉庆版《州志》在前面所引的条文之外,又在卷之十五《官守 二》“邓宜”条下记载云:
  邓宜 《(长沙)府志》(记载说):(“邓宜”之“宜”)作“宣”。(茶陵)入唐所建(县)治名“金州城”。(邓宜)大中祥符间任(茶陵县令)。
  《州志》卷之十五《官守·宋二》“邓宜”条目下也作了这样的记载:
  邓宜 《(长沙)府志》(记载说):(“邓宜”之“宜”)作“宣”。(茶陵)入唐所建(县)治名“金州城”。(邓宜)大中祥符间任(茶陵县令)。
  这样的记载把一个问题弄复杂了:这座金州城到底是唐代修筑的还是宋代修筑的呢?
  清代学者陈运溶辑录的《荆湖图经三十六种》收集了《祥符茶陵图经》四条条文,其中一条是记载金州城的,内容如下:
  金州城 在(今)县(治)北八十里,旧(图)经云(系)邓宜所筑。(今)未见。
  据陈运溶介绍,这个条文是从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中辑录而来的。顾祖禹其《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湖广六》“茶陵州”条目下说“又故县城,在今州北八里”。所谓“在今州北八里”,即在我们现在所说的南宋古城以北八里。以这个位置而论,“故县城”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思聪大兴金州城。王象之所说的金州城在茶陵南宋古城之北“八十里”这是错误的。
  有研究者据《祥符茶陵图经》佚文的提示,认为其中所说的“金州城”是“马王城”之误,因为马王城正好在茶陵南宋古城以北八十里的位置。还有研究者据此认为,金州城可能是后唐时期(923年至934年)的遗物。人们往往要特别用“五季”“五代”来标明五代十国这个特殊时期,这里没有这样的标示,《祥符茶陵图经》佚文记载的是修建于大中祥符年间之前的金州城。
  《祥符茶陵图经》佚文中的“旧经云”三个字是最值得大家注意的。明清两代的《茶陵州志》“金州城”条目的记载均表明金州城是大中祥符年间修造的,而《祥符茶陵图经》佚文却要特别提示“旧经云邓宜所筑”,也就是《祥符茶陵图经》之前编纂于唐代建中年间(780年至784年)的《茶陵图经》记载说金州城是邓宜主持修筑的,这表明金州城首建于唐代。
  综合比较明清两代的《茶陵州志》及《祥符茶陵图经》佚文对金州城的记载之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金州城始建于唐代,是唐代及北宋两代的茶陵县城,茶陵历史上的金州城有“唐代金州城”与“宋代金州城”之分。

文献记载及学者研究对茶陵“唐代金州城”之说的支持

  嘉庆版《州志》及《州志》“邓宜”条目下的记载,还有《祥符茶陵图经》佚文表明茶陵唐代金州城是存在的。除此之外,下面两段记载也支持了这个说法:
  嘉庆年版《州志》卷之三《城池 街坊五》“故城考”之“茶王城”条下的记载:
  茶王城 在州东五十里,汉置县,属长沙国,后汉属长沙郡,晋属湘东郡,隋省入湘潭而此城废,唐复置即今州。
  清光绪版《湖南通志》(以下简称《通志》)卷四十一《建置·城池十四》之《茶陵州古城考》记载与嘉庆版《州志》大同小异:“茶陵故城在州东五十里,汉置县,属长沙国,晋属湘东郡,宋齐因之,隋省入湘潭而此城废,唐复置即今州治。”
  “茶陵故城”即茶王城。所谓“隋省入湘潭而此城废”即隋开皇九年(589年)茶陵撤县并入湘潭县之后,茶王城作为茶陵县城的历史由此而结束。而“唐复置即今州治”则明确地指出唐代茶陵恢复县置之后所建的县城与宋元明清四朝的茶陵县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南宋古城彼此位置一致。
  隋代之前的茶陵或为县,或为县级侯国,其县治或国都一直在茶王城。据《州志卷之三?沿革四》记载,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之后,茶陵撤县并入湘潭县。唐武德四年(621年),茶陵恢复县置,与攸县等几个县组成南云州,州治在攸县。贞观九年(635年,一说贞观元年),茶陵撤县并入攸县,县治仍然在攸县。到武后圣历元年(698年),茶陵从攸县析出,恢复县置。茶陵恢复为县的时候,不再以茶王城为县城而另辟新县城,这是一种现实的需要。由此推断,金州城建城的时间最早应该在武德四年。
  《通志》的上述记载中所说的“唐复置即今州治”值得人特别注意。首先,“唐复置”提示在唐代,茶陵恢复县置之后,县城由茶王城移出而新建了一座县城。其次,“今州治”说的是唐代恢复县置之后所建的新县城与清代的茶陵县城的位置是一致的。第三,茶陵民间传说交代了唐代金州城的去向。民间传说,唐代建造的县城毁于一次大水。位置不佳而易遭水灾,故而另择地点建造新县城,故而有宋代金州城北移之事。
  彭雪开老师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版本不明)之《隋·唐·五代十国时期》部分所列地图提示,认为今茶陵城关镇“境域唐时建有集镇。县治亦驻此处。”(彭雪开《株洲古今地名源流考释》,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56页)依历史地图研究,其结论是有所依凭的。这是当今株洲本阜学者就茶陵金州城断代问题所提出的结论。

文献记载及考古发掘对宋代金州城之说的支持

  古城遗址与南宋古城之间的相对位置及距离,还有明清州志对这座古城的记载均表明今思聪街道办事处大兴村城前组发现的古城是宋代金州城。对此,无需作具体的展开叙述。但是,有关宋代金州城的首建时间问题是有必要一说的。明清两代的《茶陵州志》均记载宋代金州城首建于大中祥符年间(1008年至1016年),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陈运溶《荆湖图经三十六种》之《乾道茶陵图经》记载茶陵历史上的“炎帝庙” 条文云:“炎帝庙 开宝(968-975年)中,刺史龙景韶奉诏至祭,路经桥梁岭,山溪暴涨,从者多溺死,因请迁庙于县(县,即县治)。”清代酃县(今炎陵县)知县俞昌会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所作的《重修炎帝陵庙文碑》,碑文中有对上述记载作了补充:
  太平兴国(976至983年)中,将事官惮舟行之险,奏徙就茶陵县。(宋太宗)诏移于县南,去县(治)五里,而陵侧之庙中废矣。
  从已知的方志记载来看,茶陵县内的炎帝庙(含神农殿等纪念炎帝神农氏建筑)最早修建于宋代,一在火田镇泰和仙(原八团乡境内),一在今县城内一化坛(即《州志》上所说的先农坛)。以县治与炎帝庙的相对位置推测,符合“去县(治)五里”这个记载的县治与神农庙应该是宋代金州城与一化坛神农庙。
  开宝及太平兴国是宋太祖、宋太宗的年号,使用时间在北宋之初。这说明,宋代金州城首建时间在北宋初年,而邓宜于大中祥符年间建金州城之说应是“邓宜于大中祥符年间续建金州城”之误。
    (责任编辑:钟莹峰)
相关文章
2010-04-18 21:44:35
2010-04-18 21:44:05
2012-02-02 14:17:09
2010-04-18 21:42:42
2012-02-02 14:16:34
2010-04-18 21:41:40
2017-07-11 19:32:03
2019-10-30 10:49:36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