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绍泉
一、邂逅伏波公园
座落渌口伏波公园的古寺伏波庙(马援寺)是为纪念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所建。
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马援奉汉光武帝之命,统军二万,平定了南国边陲交趾征侧、征贰发动的分裂祖国的叛乱。帝国铁流回师顺湘江而下,途中屯兵渌口休整补给。帅旗高飘渌水之畔、小石沩(地名)红岗之巅。大军军帐撒满方圆数十里。那是一次“旷古军民大联欢”,大人听足了冷兵器射杀南方黑天鹅的沙场横戈,小孩中灌满了南国犀牛、野象、大蟒的离奇故事,渌口沸腾了。
往事越千年,时钟指向1944年,渌口上空乌云翻恶狗,几百个日军侵占渌口,街道变成焦土。日本兵有米无柴,抓人拆毁伏波庙当柴火。
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伏波庙浴火重生。公元1968年为纪念1927年庙内办农会以及毛委员视察农运,一鼓作气复建伏波庙,碑刻了黑黝黝的庙名。文革时在大殿办过一回画展。尔后辟为伏波公园,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刻碑以纪。大殿因未置马援像,一直空在那里。约廿年前,有空灵寺中年和尚释出尘,带着观音大士、二十四位诸天佛像进驻伏波庙,鸠占鹊巢,从此伏波庙变成观音庙。住持内心很不踏实,就在庙前小坪中竖起了一尊武夫全身铜塑,说此武夫乃马援将军也!可史书典籍一起跑出来说:“此马非彼马”!书上的马援是头戴乌沙,身着朝服,手捧如意的一位儒将。他擅韵律散文、国策高论、切切奏章、意赅铭文。他还是一位相马专家,著有《铜马相法》。马援本是一手握笔一手提枪的双料将军,现在被塑成一介纠纠武夫,有贻笑大方之嫌。
二、赵国大将赵奢之后
马援,字文渊(公元前14年—公元49)东汉扶风茂陵人(今陕西西平)是个跨世纪的历史人物。马援本不姓马,祖先赵奢乃前朝赵国大将军封号为“马服君”,其死后,子孙为继承先考“官彩”,以马为姓。
马援少年丧父随兄,靠一本“书不同文”的《齐诗》发蒙修身齐家,小小年纪志存高远。其兄马况夸其弟为一块未经雕琢的山中美玉,他日必定大放光芒!马况死后,为弟者记长兄当父之恩,到坟场服丧一年,操持家政,礼敬寡嫂,抚爱孤侄,山中美玉初放第一束光芒。
三、不朽名句,中华大地行走两千年
马援初为郡都邮,继为汉中太守、陇西绥德将军、太中大夫、陇西太守、虎贲中郎、伏波将军。汉光武帝赐爵号“新息侯”。马援成了封疆大吏帝国将军,常语惊四座、穿透古今,与史记作者司马迁并称“班马”的班固,在其《后汉书 .马援列传》中,收录了不朽的两句:
第一句文曰:“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益”是“溢”的本字,可以翻译为:穷者、老者仍可转圜,溢出人生最难得的坚毅和壮志。马援这就为“大丈夫”下了个经典定义,也是他伟岸一生的写照。你看他,出任郡都邮时,押解一批囚犯,因同情一囚犯身世而私自予以释放,自己获罪逃亡北地。孤身放牧,穷当益坚,数年获牛羊数千头,谷物几万斛。不久恰逢“大赦天下”,获得自由身的马援,将所得财产尽数赠予亲友,净身荣归故里,因此而名声鹊起。再看他年届六十有二之日,光武帝命他不再出征,回家尽享天伦之乐。马援却当场翻身跃马,蹬鞍捋须:“老臣感觉甚好,请皇上授命!”光武帝甚为感动,拨兵四万准其再出征。
马援“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的不朽格言,用蝌蚪一样的大篆小篆书写在竹简上,在中华大地上行走了两千年。毛泽东1958年《介绍一个合作社》中说:“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用精神可以变物质的哲理,阐述的还是一个“穷”字。习近平更是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还是意在摆脱一个“穷”字。
第二句文曰:“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男儿死于边野,马革裹尸还,在马援眼中是真正的美男子、标准军人、最可爱的人。1950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成千上万的军人长眠于异国他乡,毛泽东的英雄儿子毛岸英是牺牲最早的一批,毛泽东下泪自吟:“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悲歌来自马援,高于马援。
四、自淘皇帝,择英君而事
四百年汉史,中间插个“王莽篡权十五年”,史有西汉东汉之分,马援仕途正处在这个“缺口”上,也是他人生的一个拐点。王莽称帝期间,政局纷争,举旗称帝者林立。此刻,已是西境凉州绥德将军的马援,并不见皇帝就拜,见厚禄就捞,他抛开了在蜀称帝的公孙述的高官厚禄诱惑,前往洛阳拜会汉高祖刘邦第九代孙刘秀。刘秀打败王莽军队后在洛阳称帝,建立了东汉政权,史称汉光武帝。马援与刘秀有一个双向选择对话:
刘秀先开口:“你来往二帝之间(指刘秀与公孙述)我现在才见到你,真感惭愧啊!”
马援回答:“当今之世,不仅是君选臣,也是臣选君啊!”光武帝听了哈哈一笑,表示赞同。
马援见刘秀身边无卫士,便又发问:“今臣从远方而来,陛下如何知道外臣不是刺客奸人?竟这样毫无戒备!”
刘秀笑答:“你不是刺客,你是个说客。”
马援听后肃然起敬,曰:时处乱世,盗用皇帝称号的不可胜数,今天见到陛下恢宏大度,和昔日高祖一样,才知道见到了真正的帝王。
话到点子上,双向选择完成了!此后,马援跟随光武帝戎马倥偬一生,南平交趾、九真、北击匈奴、乌桓。62岁的年纪上病殁前线,马革裹尸还。马援跟对了没有?应该说“跟”对了。刘秀在位34年,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西晋史学家司马彪《续汉书•百官志序》评价说:汉光武帝的“中兴”之举,“务从节约,并官省职,费减亿计,所以补复残缺,及身未改,而四海从风,中国安乐者也。”评价甚高,也说明马援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
马援择君而事,既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条历史规律。是规律就会反复出现,笔者有幸见到了这一幕。当年历史给蒋介石以机会,他却逆历史潮流而动,不仅老百姓起来造反,连国民党内部一些尚存天良的爱国份子也纷纷脱离蒋介石“择君而事” 。这个“君”不是别人,就是人民心中的中国共产党。湖南省长程潜、国民党驻湘部队21兵团司令官陈明仁将军双双联手,于1949年八月通电起义,湖南免遭战火而获得和平解放。有一天早上,我在醴陵北门街上转悠,看见几个陈明仁的兵在那里买菜,他们佩的是“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胸章,我先是奇怪,仔细一想,可以接受。我们消灭的是国民党中的反动派,团结的是其中的革命派,而且革命不分先后嘛。1956年,曾为蒋介石的副总统李宗仁,海外华丽转身,辗转多国直投北京。他的“一择”震撼了全世界。这个“择”不正是源自马援吗!
五、汉章帝的追封
公元48年,建武二十四年,马援病死前线。十年后的公元58年,明帝刘庄继位,他娶马援爱女为妻,册封其为皇后,是为“第一夫人”。又过了18年,公元78年,章帝刘炟继位,下令追谥马援为忠诚侯,此时离马援过世已经三十年了,真是功业千秋在啊!
六、曹雪芹朱熹的点赞
生活在18世纪的曹雪芹,对马援仍然念兹在兹,他把对历史人物的情怀凝成一首小诗,镶嵌在他的《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中:
交趾怀古
铜柱金城振纪纲,
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
铁笛无烦说子房。
首联说史实,次联加点赞。公元48年,马援平交趾后,一边向光武帝快报《平交趾上言》,一边在南国边界立铜柱两根,上铸铭文昭示天下:此乃大汉帝国之边境也。即所谓正“纲常法制”。公元35年,马援收复边境金城后,广而告之“西戎”羌兵,犯边者纲纪不容!次联是一个点赞,赞马援功大于开国元勋子房。子房即张良。子房当年铁笛奏楚歌,瓦解楚军斗志,导致项羽的最后失败。《史记项羽本纪》描述了这个场面:“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曹雪芹点赞的是马援这个“人”,而朱熹点赞的是马援这个“群”:
地位清高
日月每从肩上过;
门庭开豁,
江山常在掌中看。
马援“地位清高”不须说,“江山掌中看”更是他一生的事业!
还有一位大诗人到过交趾古战场,这就是唐人王勃(650年—约675年)。其父王福畤由雍州司户参军贬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探父,途经南昌写下“当垂不朽”的《滕王阁序》。序文本是出席宴会的应酬之作。当他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二句时,主人阎伯屿十分惊讶,连声赞美。当他写到“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时,围观人群中有人击节,曰:马援报国之情操,自励之志节,高山流水有知音也!
七、儒将马援作品目录存照
共计15件:
《诫兄子严敦书》《上铜马式表》《铜马相法》《上疏言隗嚣》《上疏言破羌以西不可弃》《上书请复铸五铢钱》《击寻阳山贼上书》《上书请正印文》《至荔浦见冬笋名曰苞笋上言》《征交趾上言》《将入九真上言》《平交趾上言》《奏请分西于县》《与隗嚣将杨广书》《铜柱铭》。
上述书系中最易找到的文本是《诫兄子严敦书》,全文只有532字,幸被东汉史学家班固收入《后汉书•马援列传》,清代又被选入《古文观止》。此文是马援从交趾传回的家书。马援发现爱侄马严、马敦二人均有“喜讥议,通轻侠客”的毛病,便在信中告诫二人迷途知返,学样要学“谨敕之士”,养成“谦约节俭,廉公有威”的好品德。“即使刻鹄不成尚类鹜也。”天鹅画不成,像只野鸭子也行。反之,如果去学那“天下轻薄子”,那就会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危险。变成一只狗,成天与鸡鸣狗盗之辈为伍,你愿意吗?!马援用的是猛药去疴、刮骨疗毒之法,效果奇佳,至今仍是家训范本、不朽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钟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