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民俗风情 >> 春龙祈福 龙舞太平 ——漫谈炎陵非遗“元霄龙灯” >> 阅读

春龙祈福 龙舞太平 ——漫谈炎陵非遗“元霄龙灯”

2018-01-29 22:24:31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248
                           刘青崧                

    “酿一桌豆腐嫩又香,酿一瓮酒娘浓又甜,酿一首山歌传千里,酿一段岁月万年长。”在醇绵的酒香中,在动人的山歌里,从上古到唐宋再到当世,从中原到江南乃至海外,客家人走过了迢遥而卓绝的两千年峥嵘岁月和漫漫长路,他们见证着中华大地的潮落潮起,他们追求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今天,拥有一亿多人口的客家已遍布世界各地,客家人满怀自豪地说:“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
  地处罗霄腹地、洣水之源的炎陵县(原酃县)是客家人重要聚居区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长眠安息的这片神奇热土上,客家人以其特有的勤劳、智慧和坚韧描绘出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创造出悠远而璀璨的厚重民族文化。
  据《酃县志》记载,客家人自宋代开始陆续迁入酃县,现在,炎陵客家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由于客家人口多、居住广,客家文化风情成为炎陵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民族民俗文化现象。
历史活化石——客家习俗
  客家人有着自成一体的方言系统、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和留传久远的生活习俗。
  客家方言,俗称客家话。据众多学者考证,客家方言拥有最远古的语音特质,源自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古汉族语言。《诗经》中诗歌的用韵和唐诗、宋词中的用韵随处可见客家方言的语音特征,因此客家话有古代汉语“活化石”之称。而客家话之所以千古不变,则是由于客家子孙们信守着“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的信条。
  客家人的节日除汉民族所共有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之外,也有一些特有的节日,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每逢佳节,龙狮龙灯盛装登场,客家山歌唱响山乡,人们沉醉在醇厚的乡情族谊和艺术享受中,共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憧憬。
  客家人至今保留着不少客家先民所留传下来的婚丧嫁娶及祭祀习俗。虽然有些习惯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却是客家人祖祖辈辈辛劳耕作、念祖思亲的真实写照。择日、哭嫁、颇为讲究的“送亲”仪程、撰写嵌名对联、喜“四、六、九”而忌“八”的数字好恶等习俗现在仍是炎陵客家人所自觉遵循的日常礼俗。在丧葬程序上,尽管排场各有大小,但都是效仿朝廷官仪而为之,不失先祖士大夫家族之遗风。“二次葬”是客家独有的葬式,既是对仰韶文化史家村集体二次葬的秉承,又深藏着在长期迁徙中为了不忘祖宗,不得不带着先人骨骸他乡再葬之无奈。清明、冬至的前后三天则是客家人祭祀的日子。古代客家姓氏建有祠堂,各姓氏宗族留有“公山”“公田”或店宇,其产值一方面作为每年祭祖开销,另一方面作为后代子孙的奖学金。现在的炎陵客家人仍保留着为贫困族人捐资助学的良好风气。
山水起清音——客家山歌
  “高高山顶搭歌台,唱到大家心花开,唱到鸡毛沉落水,唱到石头浮起来。高高山顶唱山歌,一人唱来万人和,自古山歌从口出,天下客家歌最多。”在炎陵县的广阔山乡,至今传唱着2000余首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与客家语言、风土民情息息相关。它继承了《诗经》十五国风的优良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2006年5月,客家山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千年来,炎陵客家人以山歌的形式歌唱劳动、歌唱生活、抒发情思、鼓舞斗志、娱乐身心,为中国民间音乐和客家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不断增添着鲜活元素。
  客家人由于所处环境的关系,终日劳作于田野山川之间,并且男女俱出,没有“男子事于外,女子事于内”的严格区别。客家人由此形成了勤俭朴素、吃苦耐劳的性格,而少有慵惰浮夸之态,保持了祖辈中原人的风气。这就赋予客家山歌以鲜明的俚俗之风与劳动色彩。 客家山歌直接取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之中,无论生产劳动、风土人情、风光景物、传统风俗、男女之恋等,都可以成为山歌的题材。根据表现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客家山歌可分为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情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劳动歌和情歌。
  每当上山做事,下田耕作,客家人都爱用唱山歌这种表现形式来抒发自己的心情,消除劳作的疲劳,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劳动歌。如“莳秧莳了五条岗,郎莳田来妹提秧,妹子提秧打眼拐,阿哥牵边打杂行”。这首山歌就非常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插秧的情形和特点。再比如插秧时的山歌对唱,一人刚唱罢“四月天气日正红,妹今插秧在田中,妹插秧来哥也插,插来插去两相逢”,就有人接着凑趣:“四月插秧秧又黄,插个大行对小行,插个月亮对星子,插个小妹对小郎。”紧接着又有人唱起“四月插秧秧连秧,一对秧鸡来歇凉,秧鸡抬头望秧水,情妹抬头忘情郎”。歌未落音,又有后生唯恐落于下风:“四月插秧坵连坵,哥一坵来妹一坵,只盼老天落大水,冲垮田坎成一坵。”唱到精彩之时,人们已浑然不觉插秧时的辛苦劳累,而是在尽情享受着劳动耕作乃至其中两情相悦的乐趣。
  反映客家男女真挚爱情的情歌则更是千回百转,荡气回肠。客家人以歌求爱,以歌传情,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涵盖了爱慕、试探、赞赏、条件、初恋、热恋、成亲、送别、思念、感叹等爱情生活的方方面面。客家情歌大都出于青年男女之口,质朴自然,情真意切,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他们对美满爱情的热烈追求以及他们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优秀品德。例如,一对男女初次相识,互相有了好感,男方就用山歌试探对方的心意:“十八老妹嘀嘀亲,浑水过河不晓深,丢个石子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女方出于慎重,同时因为娇羞,迟迟没有开口。小伙急了,再送过一首山歌,把女方的嘴巴比作铁打的荷包,盼望有一把利刃去打开它:“心想上天天咁高,心想恋妹妹咁刁。铁打荷包难开口,石头破鱼唔似刀。”于是姑娘终于开口了,也用巧妙的比喻,婉转地道出了自己心中喜悦但又不敢贸然表白的心情:“刀子斫柴筢子筢,老妹有事藏心下。老妹唔曾同郎讲,好比杨梅暗开花。”等到了解了对方,心中主意已定的时候,姑娘便敞开了心扉,用最美好的语言赞美情郎:“十八亲哥笑融融,肉色笑起石榴红。牙齿赛过高山雪,眉毛赛过两只龙。”于是双方互表心迹,男方唱道:“郎有心来妹有心,唔怕山高水又深。山高自有人行路,水深自有摆渡人。”女方唱道:“六月食冰冷津津,老妹喊哥放下心。亲哥好比杨宗保,老妹好比穆桂英。”
  客家山歌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根据曲调的区别,客家山歌大致可分为号子山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号子山歌,亦称山歌号子,多采用“哟嗬哈”、“嘿哟”等衬词,只有一个长乐句,在高音区相邻两三个音之间进行,散板,节奏自由,用假声唱,声音高亢,如:“齐心协力嘿哟,用力拉哟嘿哟,齐心协力嘿哟,用力拉哟嘿哟。”正板山歌,也叫四句板山歌,由4个乐句组成,结构工整对称,是客家山歌中流传最普遍的一种曲式,如:“白鸽起飞过大河,有情老妹会唱歌,唱得青山团团转,唱得鲤鱼跳上坡。”四句八节山歌的歌词为4句,八节是指8个乐句,是把1句歌词分作两个乐句来唱,词中夹以较多的衬词,其曲调是在正板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快板山歌也叫急板山歌,歌词无衬词,曲调无拖腔,它是用正板山歌的曲调,把节奏紧缩,将速度加快来演唱。叠板山歌亦称叠字山歌,歌词中插上较多的叠字叠句,有时多达数10字,其曲调的开头与结尾基本上保留正板山歌的特点,中间则由于采用叠字叠句而扩充了曲调,演唱时近似数板。五句板山歌的歌词为7字5句,曲调是正板山歌的扩充,如:“日头出来照山岩(读ái),山岩底下桂花开,先开一朵梁山伯,后开一朵祝英台,两朵鲜花并蒂开。”
  客家山歌常把无形无影的思想情感化为具体可见、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因而常常运用各种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如比喻、双关、起兴、重叠、直叙、对比、排比、对偶、顶真、夸张、拆字等。例如:“郎有心来妹有心,二人恰似线和针。银针唔曾离丝线,丝线何曾离银针。”这首山歌把男女不分离的恋情比作始终不曾分离过的针和线,通俗易懂,形象可见,情真意切,生动传神。又如:“橄榄好食核唔圆,相思唔敢乱开言。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歌中利用“成双”的语义双关,演绎为整首山歌的歇后双关,明里指哑子食着单只筷,想要一双筷子却又说不出来,实则用于抒发相思之情,诉说倾慕对方想与之结成伴侣但又难于开口的细腻情愫,唱来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再如:“岭岗顶上一株梅,手攀梅树望郎来。阿妈问僾(我)望脉介(什么)?僾望梅花几时开。”歌中以“岭岗顶上一株梅”起兴,借眼前之景,引起下面的故事情景,借母女问答表现了姑娘的机智聪颖和真挚爱情。
  炎陵县文联原副主席尹秉华穷四十余年之心血致力于客家山歌之挖掘和研究,先后收集、整理客家山歌1500余首,并创作了富有客家民歌曲调特征的歌曲100余首。他于2006年编著出版了迄今为止全国收录客家山歌最多的民间音乐作品集《炎陵飞歌》,全书共收入情歌、劳动歌、革命山歌、儿歌、苦难歌、娱乐逗趣歌、叙事歌、酒歌等各个种类的客家山歌900余首,对于保护发掘客家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6年,炎陵县排演的一曲《客家人喜欢唱山歌》以其清新风格和婉转旋律在“盛世山歌唱和谐”泛珠三角优秀客家山歌邀请赛中脱颖而出,荣膺金奖。2014年,炎陵县选送的客家山歌节目《春耕》在湖南省“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决赛中又荣获一等奖。今天,跨越千年风雨沧桑的炎陵客家山歌正进行着适应社会时代变化和群众审美需求的创新发展,她必将在与壮丽山水、现代文明的水乳交融中焕发蓬勃生机,绽放灿烂风华,引领艺术风骚。
神龙行天下——客家龙狮
  龙腾盛世歌太平,狮舞祥瑞庆丰收。在连绵的田畴间,在农家的晒谷坪,锣鼓喧天,龙狮劲舞,这早已成为炎陵乡间时常出现的一道壮观风景。凡逢年过节,婚嫁寿辰,亦或丧葬祭祀,人们总要舞上几回,露上几手,舞龙耍狮已成为炎陵客家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若追源溯本,炎陵舞龙的习俗还是源自炎帝时代——每年农历六月,稻花飘香,也是虫灾为患的时节。为驱虫穰灾,炎帝教人把稻草扎成龙形,龙身插满用艾叶制成的燃烧物,夜间沿田埂起舞,旁人呐喊助威,意在“诱杀成虫,吓破虫卵”。这就是炎陵火星龙的雏形。虫害驱除后,先民们“耕桑得利,究年受福”,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于是,先民们逢年过节都用舞火星龙的形式来祈求生产丰收、生活美满、家国兴旺。如今,火星龙的制作工艺有了很大改进,人们用稻草扎成龙形,外裹红布或黄布,拴上铁丝网兜,内装炭球和辅助材料。夜间点燃后,数条乃至数十条金龙舞动,焰火飞腾,穿行云霄,又恰似繁星点点,闪亮夜空,火星龙绽放出其无与伦比的旖旎风姿和壮丽景象。火星龙也由此发展成为一种独具艺术魅力和丰富艺术内涵的民间艺术形式。同时,“火星龙”也是传承炎帝神农氏“火文化”的一种载体。炎帝开创的农耕文化等,都与火密切相连。《左传》言“炎帝为火师”,《礼记•礼运篇》中也有炎帝“修火之利”、“耕而作陶”的说法,《管子•轻重戊》载,炎帝“作钻燧生火,以熟劳臊,民食之无兹胃之病,而天下化之”。就是说,炎帝用火使人类由生食进入到熟食时代,推动了古代人类文明一次划时代的进步。火星龙正是演绎上古“火文化”的一种生动艺术表现。
  由于炎陵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崎岖复杂,峰壑交错起伏,不利于长龙舞动,故而,炎帝部落的先民们在舞龙时常为三人一组,各舞龙头、龙身和龙尾。这样,闪、转、腾、挪极为方便,便于施展矫健身姿,最大幅度地展现龙的精气神韵。正因为如此,三人龙成为在山区流传最广的龙舞形式,而其中最为常见的又得算是三人布龙。
  炎陵三人布龙在套路上没有固定的模式,动作上讲究扭绕、穿梭、转翻、钻窜,闪转腾挪,玲珑敏捷,舞动起来灵活方便,动作流畅,易于表现高难度动作。最为叫绝的是高台表演,在四张叠起来高达数米的八仙桌上,表演者如履平地,挥洒自如,飞龙劲舞,虎虎生风,把豪情挥洒得淋漓尽致,舞动得气冲云霄。三人布龙模仿龙的喜、怒、哀、乐各种情绪,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了山区人民的勇敢、进取和团结。如今,炎陵县城镇乡村每逢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或大型庆典、红白喜事,往往都有“三人布龙”增添气氛,配以《高山流水》等古乐,场面十分热闹。
随着社会生产活动、人们生活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的日趋多元化,炎陵的龙舞艺术也不断得以发展和创新,竹叶龙、竹筒龙、香火龙、草药龙、蓼叶龙、板凳龙、五节龙、七节龙、九节龙等龙舞形式使龙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以丰富和拓展。据传,明清年间酃县(即今炎陵县)曾制作过一条百多节长达二百余米的巨龙。龙的制作或雕或画或扎,做工精细的,得花上好几个月时间;自然天成的,就地取材,随手扎制。
  目前,“炎陵三人龙”已被列入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11月,在苏州举行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首届中国农民文艺会演中,“炎陵三人龙”喜获丰收杯,其精湛表演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三湘碧玉出罗霄,客家山乡歌如潮。炎陵客家文化正以其壮美风姿和亮丽形象变幻为神州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照亮神农故土的锦绣前程,照亮炎黄子孙的赤子情怀。
                       (责任编辑:钟莹峰)
相关文章
2018-07-23 10:52:26
2018-07-23 10:51:34
2015-04-05 10:41:31
2015-04-05 10:41:07
2015-04-05 10:40:32
2018-01-29 22:23:55
2017-07-11 19:58:19
2017-07-11 19:56:50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