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新田
植根于乡土文化沃土之上的槚山皮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由剧本、表演、音乐和绘画雕刻艺术的皮影制作等内容组成。演唱剧种主要是湘剧,也有攸县花鼓戏、渔鼓调,剧目以口述剧目居多。她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传承历史悠久,文化内涵厚重,艺术价值独特。前人开创,今人传承,宝贵财富泽被后人。
为了进一步认识槚山皮影的“庐山真面目”,前不久,笔者走访了槚山皮影的陈梅玉老人。陈师傅年近八旬,但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他为我们详细地讲述了槚山皮影的渊源、 发展、传承及其现状。
起 源
皮影戏在攸县又叫“影子戏”,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发祥于我国黄河流域。直到明清时期,皮影戏才流传到江南民间。
槚山地处攸县西北部,与大桥、丫江桥连片属半山地半丘陵地区,毗邻株洲县、醴陵市、衡东县。历史上有一条攸县至株洲县朱亭的古道贯通。古道与较为繁荣的古镇连接,给这里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契机。老人如是说:“清光绪二十四年,槚山皮影开基祖,我的师父曾根和之父曾盛高只身去湘潭(当时株洲也属湘潭),拜马宗桂为师,学习皮影制作技术,同时,又拜齐仕佑为师学习皮影演唱艺术。”
他喝了一口水,又接着进行讲述,5年后,曾盛高回乡,组班在当地演皮影戏。长子曾秋和,次子曾冬和,三子曾根和从小就跟父亲学习皮影戏。后其父亲身体状况不佳,自认技艺不如马、齐二位师傅精到,便送秋和、冬和兄弟又去湘潭,在马、齐两师傅处“参师”学习。两年后,兄弟二人完整地将皮影演唱和制作技术学到了手,便回乡组团演出。民国时期,他们在攸县各地及邻近的醴陵、湘潭、衡山、江西萍乡等地演出,带徒在100人以上。从此,“影子戏”成为攸县城乡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
“我师父天资聪颖,9岁就跟父亲兄长出班,由于刻苦努力,不几年唱、念、做、打及皮影制作,样样精通,能独立组团带徒。民国中期,他为躲壮丁,以‘耍流水班’到槚山演出,并入赘黄泥冲一宁姓人家,郞子女媳,安家落户。以后,我师傅以唱‘影子戏’谋生,在槚山地区传播皮影戏。”
发 展
古老的皮影剧种在槚山地区生根、开花、结果后,很快融入了当地文化之中。民间乔迁、婚庆、节庆、寿庆,请皮影艺人助兴表演。民间丧葬,请皮影艺人表演吊丧,哭灵,以渲染丧场的悲哀气氛。
说起自己拜师学艺的事,老人很激动。“我跟师傅学艺是在1976年。原先我从事打锣鼓,做道士的职业,拜师后,主要跟师父学习端皮菩萨的技术,皮影制作技术及剧本戏路。师父传给我剧目只有十个手抄本,口头传述的“桥本”多,演出时的道白、唱词靠自己临场发挥。演出时,司鼓者要懂剧情,他是剧场演出的指挥,端皮菩萨的,操琴吹唢呐的要跟上鼓点。司鼓者要一专多能,除打开场,大家动手配合,其余时间,他一手敲鼓或敲榔子,一手持钹,脚踏踏板敲锣,表演很有节奏。除吹唢呐的,其他人员都要扮演角色道白,演唱。刚开始很不习惯,当时自己三十多岁了,不像一二十岁的小伙子那样学习能力强、过目不忘。我花了人家几倍的功夫才掌握了其中一门技艺。为这些,自己没少挨师父的责骂,师父对我要求很严格。”
“在我拜师之前,师父也收了好几个徒弟。据《攸县文化志》记载,1952年8月,县文化馆举办皮影艺术讲习班,学员60多人,来自全县各地。文化馆领导聘请我师父主讲,为期半个月。这促进了攸县皮影的发展。听师傅讲,1956年,他带班参加省皮影戏调演,获得一等奖,捧回了获奖烫金纪念册及100元奖金(相当于现在10000元)。1960年上半年,湘潭地区皮影戏调演,我师父带队参加,当时伏陂陈松柏也被叫去帮着搞后台。陈松柏就在这一次被收到我师父名下为徒。”
说起陈松柏拜师的过程,陈梅玉老人讲得有声有色。当时国民经济困难,地区文化局照顾乡下来的艺人,每人一缽饭5两(16两为1斤)米,每桌三菜一汤。这样的生活比起家里大食堂,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当时农村大食堂粮食紧张,吃饭定量,老人3两,劳动力4两,基本上没有荤菜,蔬菜汤汁里没有多少油花。师傅食量较大,五两米饭太少了点,但亦无可奈何。细心的陈松柏看在眼里,使主动地将自己缽子里饭划出一半给曾根和师傅。
开始,曾师傅还谦让说:“这怎么行?”后来餐餐饭如此,曾师傅也就不推让了。其实陈松柏比曾师傅只小10岁,人进中年,正当吃饭做事的年龄,曾师傅心里也明白。有天晚上,曾师傅肚子痛,翻来覆去睡不着,“哎哟”地哼个不停。睡在同一房间的陈松柏听到了哼声,便从床上爬起来,从宾馆楼下服务台弄来了药丸和白开水,让曾师傅服下,并趴在曾师傅的床边,用手轻轻地抚摩着曾师傅肚子痛点。曾师傅很感舒服,一会儿肚子也不痛了,非常感动地说:“这次多亏你了!”机灵的陈松柏听了这句话,便双膝一跪,声音颤抖地说道:“师傅!收下我这笨拙的徒弟吧!”曾师傅连忙下床将陈松柏拉起来,连声说:“好!好!”就这样收了陈松柏为徒,使他走向了终身从事皮影演艺之路。陈松柏聪明肯钻,以后成了槚山皮影的骨干力量,担任槚山皮影4队的队长。
陈梅玉老人端起茶杯又喝了口水,继续进行介绍。
“我师父于1964年在湘潭地区皮影会演时,收了颜菊华为徒。当时会演的剧目,是年轻人颜菊华编写的现代剧——《两个队长》。这一次演出很成功,被评为二等奖,剧本创作被评为一等奖。在收我为徒之后,还收了段珠生、宁中华、文夏生、文长仔为徒。宁曾伟雄是我师父的孙子,从小就受到其祖父的宠爱,十四岁成了其祖父的关门弟子。”
老人介绍说,20世纪80年代国家改革开放,槚山皮影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有8支皮影队。第1队队长曾根和、第2队队长谢开乃(曾根和的参师徒弟),第3队队长陈梅玉,第4队队长陈松柏,第5队队长颜菊华,第6队队长陈森林,第7队队长李发明(大桥人),第8队队长文长仔。
槚山皮影旧时演出至少2人,这2人是“全能角色”,也有3人、4人组队的。现在至少4人,人数多一个,成员的负荷相对减轻。旧时演出常常一演就是3~5个小时,开头的小戏叫“早戏”,可以就时、就地、就人取材演唱,用以调动群众情绪。新中国成立后,利用这段时间表扬好人好事,宣传时事政策,或演出自编的短小剧目。早戏后进入主场戏,主场戏一般是传统剧目,如《铡美案》《定军山》《淤泥池救主》《百忍堂》等。大多数地方主演戏结束后,人们还不离去,要求加演,行内称“加目”或“夜戏”,一般以折子戏演出。
旧时皮影班子到各地演出,主人家是为了还愿。上演前,班主点香,烧钱纸、焚化启告、叩宗师及主人家家堂祖宗,跟神灵打招呼,并出影子向地方乡绅拱手致敬,向观众作揖致礼。演出结束后,班主四方化纸,口里念念有词,叫“收煞”。这些是师父的传授,不外泄,大致是为团队及主人家安全防身的一个历史符号。陈梅玉讲到这里,强调说,以自己几十年的阅历来看,这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一种非遗文化,还是应当传承下去的。
传 承
陈师傅接着又谈起了槚山皮影现状的话题。师弟宁曾伟雄是省文化厅正式确定的槚山皮影代表性传承人。他继承了其祖父的衣钵,熟练掌握了皮影制作、操作、演奏、演唱、编剧等全套技术。1994年其祖父曾根和去世后,他带徒弟组班,经常外出演出。新世纪初叶,他兼任乡文化站站长。省“皮影之乡”,省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国家文化部将槚山乡列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些殊荣,都是在他及他的团队成员的努力下取得的。他领导的团队经常参加省、市、县文化节活动及调演活动,次次获得奖励。
2002年,湖南省文化厅在衡阳市举办省皮影调演,宁站长委派皮影5队颜菊华率班参加,演出的剧目《潘阁救主》获二等奖。这剧本是乡文化站自编,经县文化局专业编剧人员指导修改的。剧目表现了中唐时期,朝廷的忠奸斗争,以科举选拔人才的考试为中心事件,人物形象突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有开有合,艺术性较强。剧本创作获一等奖。当时演出一等奖是省皮影队,他们运用了现代化幻影灯艺术。
陈梅玉老人继续讲道,随着国家文化事业的飞跃发展,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占据了人们生活中的许多闲暇时间,皮影演出的文化市场逐渐缩小,观众逐渐减少。乡间只有老人还喜欢观看,年轻人对此不屑一顾。随着老一辈艺人先后谢世,年轻人弃艺改行,皮影队锐减,后继乏人,形势严竣,很不乐观。
不过,上级很重视皮影,2011年乡政府文化站与现有的5支皮影队队长签订了《省级“非遗”保护协议》,根据协议,乡文化站建立了“槚山皮影传承”领导小组,由乡长兼任组长,规定5支皮影队每年每队演出不少于10场次,每演出一场乡里给予一定奖励。创作上演一场贴近现代生活的新剧目,乡实行重奖。协议还规定,以宁曾伟雄为主,他也可委托其他艺人师傅负责皮影学徒挑选和培训工作。两年一届,每届可带徒弟两名,培训期滿后,经县乡考核验收合格,乡里按每出师一人4000元标准奖励培训师傅。
在宁师傅与他的团队努力下,槚山皮影并未走向没落,而且越来越兴旺。这几年,宁师傅他们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及省电视台。现在有一大批皮影艺人活跃在攸县内外的城里和乡间。他们是:欧光辉、易根云、谢道成、陈水生、欧阳其、刘文化、周文化、罗正江、阳乐明、宁曾伟雄、陈梅玉、龙初华等。近几年,宁曾伟雄师傅还在本地区中小学生中进行皮影讲座,带小徒弟传艺。在他的带动下,槚山皮影文化传承形势发生了变化,局面令人鼓舞。
槚山皮影如一棵根深叶茂的苍松,饱经风霜,葱郁苍翠,伟岸瞩目,似一株永不凋谢的山花,向阳怒放,姹紫嫣红,香气四溢。槚山皮影被列为湖南省第一批非遗项目,名传天下,槚山乡也因此被国家文化部列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是槚山人的骄傲,也是攸县乃至湖南人的骄傲。愿槚山皮影艺术之花越开越鲜艳!
(责任编辑:钟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