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 县 油 纸 伞
文/李放鸣
一、历史悠久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雨伞的国家,据说最早的雨伞是春秋时期鲁班的妻子云氏发明的。相传,鲁班在野外劳作时经常被雨淋湿,云氏“劈竹为条,蒙以兽皮,收拢如棍,张开如盖”。于是就形成了最原始的雨伞。东汉时期,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后,出现了在纸上刷桐油的油纸伞,文人雅士会在上油之前题词绘画。后世,凡是制作油纸伞的作坊,都会供奉鲁班的牌位,尊他为祖师爷。这种油与纸结合而成的雨伞叫油纸伞,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
昔日攸县雨伞的旺铺当数皇图岭镇的“张仪兴伞行”,它创建于清末民初,位于皇图岭镇下街。铺的规模约200平方米,分两层木楼,上为仓库,下为作坊,有来自攸县、醴陵、湘乡、湘潭的行家里手约20人,伞销往整个湘东地区,名传四方。世人评价说:“萍乡的豆豉,醴陵的花饼,皇图岭的油纸伞”。
1954年“张仪兴伞行”由攸县轻工业局接管,更名为“攸县皇图岭雨伞生产合作社”;1978年又更名为“攸县制伞厂”,转制油布伞、尼龙自动伞,它依托昔日旺铺的雄厚技术基础,又一度出现新的旺业局面:年产雨伞15万把,产品远销京、津、沪等大城市,成为全省18大重点生产厂家之一。
近30年来,作为传统的雨具的油纸伞,因受新型的折叠伞、尼龙钢条伞的冲击,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在皇图岭,从事油纸伞的人纷纷改行,其原来作坊(厂房)改为新型的商业街,传统的生产工具几乎全部遗失、散尽,油纸伞制作的老艺人留世极少,整个行业自然消失,但油纸伞的精湛制作工艺,成为了一项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制作工艺
《天工开物-杀青篇》中提到:“凡糊纸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桐油覆之”。而事实上,要做出一把油纸伞共需要380多道工序,民间谚语中也有“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来形容油纸伞的复杂工艺。
制作工具。制作油纸伞的工具有五大类。竹类工具有:锯子、打青刀、鲫鱼劈刀、披寸斜刀、手扯木钻(仅小墨水笔大)、凹刨、直针、弯针、钩针、头发绳、削骨人字架、刨骨机、竹马;木类工具有:木车葫芦、绞钻、土式脚踏刷牙盘、边刀、小凹刨、扯手钻眼;石类工具有:麻石、釉石;油类工具有:大牛三铁锅、方洋瓶、大油桶、碎药捣槽、批子棒(测试油色和纤力)、土灶、油苕子。贝伞工具有:大小棕刷、瓦钵、禾桶、水缸、案板、浸油纸、凉伞钩带、伞川、裁刀、压尺。
制作材料。制伞的材料皆来自于大自然。
据今年67岁、16岁进厂当了40年伞工的原皇图岭镇伞厂的钟自立先生介绍说,油纸伞所用的材料均可就地取材:其制作骨架的竹子,即是本地的楠竹,但要严格符合3年以上、竹节通直稀少、太阳出山那边的阳山竹。这种竹子的竹纹细腻、竹肉肥厚、柔韧性极强;伞杆则用空心的麻竹做成;伞杆内的开合机关的伞键,它是采用肉质肥厚、坚硬、紧致的苦楮树制成;油纸面使用的桐油,乡村到处有出售;伞面采用用竹子浸透、端帘成张的引皮纸。这种纸手感细腻,不仅适合国画创作,而且适合与桐油相互渗透,增强伞面的强度与韧性;铊生是种呈现金黄色的放光颜料;推干籽,采于坟边、用于干油;兰头漆,用于伞篾涂漆,以形成天蓝色伞骨;笔胶水,乡村皆有,它于处暑节采摘、用井水沉浸个月,形成红紫色的乳汁,以使伞纸牢固粘贴伞骨;水粉、药店常有,用于调漆。
伞的构造。伞的构造是由44根的1个槽、2个孔、2.4尺长的长骨;44根、6个孔、7.5寸长的短骨;44个牙盘、44个钻孔的上下伞键的木葫芦、能灵活弹进弹出的竹跳子,即开关,以及伞把、伞柄、伞木顶、能防水的伞套布等部件组成。
主件制作。伞的主要部件制作分为如下几种:
伞键(木葫芦或称上下坨),将苦楮树锯成每2寸长一筒的树胚,用绞钻在树胚中间钻道直径为14毫米的钻孔,用竹篓盛装放入清水池中浸透(湿树2天,干树7天)后,用侧刀将其削至半成品,装于土制车床上抛光成型;用土锯刷成44瓣的小木槽,放于两膝中间处,运用腰间的钻花,右手拉动钻杆上的扯皮,使钻头按6瓣一钻、每钻对口、口口均匀、左右不偏、上下平线、以出水钻借孔钻孔、共钻8次而成。
伞骨(长骨子),将阳山竹按长度为2.4市尺一节的标准截成短筒用水浸发一星期,捞上后用打青刀刨除竹上青皮,以凹刨旋除竹节,以尺精准量定腰眼,以斜刀刻划斜纹,以广东滕尺、按每八瓣一个座子规则分量竹筒,以侧边刀夹住扁篾进行“破竹”,以劈刀和木墩去掉二黄篾,以侧刀刷峰竹片。然后,将已刷竹片,而且它们必须为同一根竹子上的同一部位(即同节)、按“同筒同把”的要求 ,用篾箍紧放于木马架上,以削骨刀分上下两端、每筒伞骨削13刀为标准,削成上端为长扁形、下端为脊背形状,用铲刀将竹片底端(4寸长左右)削成后,以槽口机槽叉,用集竹板、木桶架按从矮到高之序排列后,以两根竹片平放于高凳之上,再将原已削好的每筒长伞骨放于它之上,又将伞骨从高凳上面拿到右脚膝头,然后用左手用力握紧。这时,又用右手将事先系于腰间的钻花放入长伞骨的上端,严格按照伞孔孔位三分靠青、七分靠黄的标准,以右手拉钻进行长伞骨上头孔的钻孔作业。钻完后,按每把44片,以竹先子穿于片孔内,又以每5片一次,直至将44片一把的长伞骨上孔穿完为止。然后,又将此伞骨的上下位置翻转,再按原来刻划的周尺线,以"倒三七法"(即七分青、三分黄)标准,对伞骨腰眼钻孔。完毕后,将全部长伞骨平放在木桶上,用刨刀进行二次伞骨修容。这样,通过以上冗长、繁琐的工序操作后,才算完成了对长伞骨的加工制造。
短伞骨的制造,其工序基本与长伞骨相同,而不同之处只在于:短伞骨上下只有4刀(长伞骨为13刀),需钻6个孔。
组装工序。
组装伞骨:将一根长度为2.8尺、直径为12-13毫米的伞杆和伞键(葫芦)成品放于高凳之上;用头发绳先将44根短骨装于下牙盘;再以头发绳又将44根长骨装于上牙盘;又以头发绳将短骨编入长骨槽内,将头发绳打个死结;用双手来回搓动伞杆,使伞的长、短骨在槽内全部定位。然后,撑开伞进入第一次质量检查,看长、短骨的接口是否吻合,看跳槽、伞孔青黄位置,是否准确落位。尔后,又将伞放于木马架上,又用绕边竹塞子将伞架固定(装成)后,以手敲动每根伞骨落位,用竹筒套上棉纱绕10圈后,又换上洋纱头发混纺绳绕一圈,再以洋纱接上混纱绳续绕13圈到边,最后形成了24圈蛛网状的伞边。
接贝引皮纸:用笔胶水将引皮纸刷于3尺长、1.5尺宽的案板上,然后以棕刷子浸于笔胶水,将胶水洒落在引皮纸上开始贝纸,以贝伞刷挤掉引皮纸内的空气泡撑到楼下晾干(一般晴天时半天即可,雨天需要2-3天才晾干)。此后,收拢伞骨开始“扯伞”:左手握伞顶,右手紧捂伞筋往下平顺揉落后,上好上、中、下三川,将所现的凹凸不平的伞骨、伞面修平,使其外表美观。
整体美化:首先,上好头油、复油、光油三次油。上油时,取掉伞估,撑开放于竹马上,用刷子蘸上桐油在伞面分部下油,以洋刷帚在伞面各个部位揉动,由外及里,全面着油。其次,将全部油伞倚墙安稳排放晾干,再次收拢竖立,又逐一搓两次复油,晾干后上好爪估,若是雨天就要进入烤房烘干。最后,要撑开所有新伞进行售前的全面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返工修补;若无质量问题时,可上爪川揉上蓝头漆。漆干后,又松下爪川平放高凳上订钉安装伞顶,然后倒转伞把安装伞带。
三、伞的故事
常言道:熟中生巧,巧中生花,行行出状元。因此,有关伞的故事也让人津津乐道,四方流传。
精技拓业。民国时期,皇图岭张氏伞行为了以精品拓展伞铺发展空间,摸索和总结了数十年制作经验,采取将削好的竹条反复用石灰水煮沸后经烈日暴晒而新制成的纸伞骨架,更能使伞形端正坚固、严谨致密,纸伞开合自如,而又对一把油纸伞的小小把柄大做文章:通过采挖竹林地下的罗汉竹鞭而制成的油纸伞把柄,经烟熏、上油等工序后,呈现一种古朴雅致、浑然天成的效果,产品独一无二,身价倍增,似乎“名传冀北三千里,货压江南第一家”,从而奠定了张家百年伞行的厚实发展之基。
防雷驱邪。一把油纸伞绝不是只用一种竹子单纯制成,张家一改麻竹惯例,伞杆则用纤细而笔直的水竹和紫竹,这种新材料却是天然的、防雷电的绝缘竹木和防狗的神木。有一年坪阳庙乡的黄公村有一李姓的人自撑一把尼龙钢制洋伞,遇暴雨被雷电驱逐数丈远,而与他同行、打着紫竹把柄的老油纸伞的农民,都安然无恙。这件事发生后,老供销社的油纸伞被一抢而空。这种油纸伞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用途:人若出门带上紫竹把柄的油纸伞,还能有效防止狂犬的追咬。
(责任编辑:钟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