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烈承
茶陵盛产茶油,历史悠久,素称“茶油之乡”,尤以其油质醇厚、色泽清纯而引世人青睐,“到茶陵买茶油”,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茶油,也叫“茶子油”,是从油茶树种子中(含油40—60%)取得的不干性油。主要为油酸的甘油酯。多供食用,也作工业用油。茶油有调节肌体、杀菌、抗癌、降血脂等作用,被称为食用油的“油中王”。在当今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时代,人们都要求食用茶油。
茶陵油茶生产,是元代末期随着入境移民引进种植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开始仅在桃坑、江口、八团、小田等山区种植,日渐形成规模,产油很多,被称之茶陵“油海”。至明朝中叶即已出现全县“遍植油茶”的光景。到清末全县种植面积已逾20万亩,20世纪20年代就达到28万多亩①。油茶即成为茶陵农民的一项主导产业——种植、加工、销售成龙配套。据史料记载,清宣统三年(1911),茶陵全县有领贴(即经官方批准的“营业执照”)的专营茶油行5家,兼营茶油行3家,其中湖口市(墟)、坑口市(墟)各设1家,年输出茶油5万公斤以上,外销湘潭、长沙及江西、湖北等地。1931年,年产茶油2290吨,人平40.5公斤,为有史记载的历史最高产量年②。
之后,因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围剿”革命根据地,实行“石头过刀,茅草过烧、人要换种”的“三光”政策,大面积油茶被烧毁。1931年9月,湘东反共清剿纵队司令陈光中率部在小田等地,烧杀7天7夜,共烧毁油茶林2万多亩,全县油茶面积降至22.53万亩,茶油总产1104吨。1944年日军陷茶,油茶林又遭到严重破坏。至1949年,油茶面积降至15.27万亩,茶油总产减至370吨③。
解放后,茶陵县人民政府组织农民群众大力发展油茶生产。1954年,县人民政府建立垦复油茶林委员会,发出垦复和发展油茶生产的指示。1957年冬,组织县第一、二、三中学学生1200人,到桃坑、坑口、江口三个油茶多的乡,垦复油茶半个多月,面积3600亩。至1957年,全县共垦复油茶林17.33万亩。1958年全县油茶面积恢复到26.05万亩,产油941吨,为解放后茶油高产的一年。当年上交国家商品油59.58万公斤,其中桃坑、江口两个公社分别向国家交售9.72万公斤和6.49万公斤。1959年,桃坑公社被评为湘潭地区油茶生产红旗单位。茶陵县即受到国务院的嘉奖,所派代表出席了天安门国庆观礼④。
1959年之后,强调油菜、花生等油料栽培,忽视油茶生产,茶油产量下降,1962年仅产油192吨。1964年后,重视垦复油茶林。1972年全县产茶油850.9吨。1977年,茶陵被省、地定为木本油料生产基地县,将面积多的8个公社57个大队的24.56万亩油茶林列为基地,国家给予资金、粮食扶持,开展“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建设。1979年全县茶油产量772.5吨。1980年后取消经济扶持,加上茶树老化,抚育管理不力,油茶生产明显下降。全县茶油产量,除1981年为762吨外,其余年份均在400吨上下。
1990年起县委、县政府狠抓油茶林垦复、残林改造、老林更新和新造幼林。1992年,油茶林面积27.02万亩,茶油产量520.3吨。其中面积最多的严塘镇有5万多亩,秩堂、桃坑、潞水、马江、虎踞、浣溪、江口、湖口8个乡镇各1万亩以上。1993年,茶陵被列为国家第二期油茶低改工程项目县。1995年6月,县委、县政府专题召开山区经济开发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促使山地开发更深入地发展。1996年初的三级干部会上,县委、县政府提出“改冬季突击开发为一年四季搞开发,彻底消灭油茶、楠竹荒芜山”的要求。全年分别在春耕前、“双抢”前,秋收前和冬闲期组织开发。通过市林业局检查验收,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山地开发先进单位,并通报嘉奖。1998年至2000年,全县实施国家第三期油茶低改工程,主要进行油茶新造。全县共投入油茶低改工程项目资金134.69万元,共完成油茶低改14688亩,其中更新改造7100亩,常规改造7900亩,营造油茶优良无性系采穗圃60亩。油茶低改带动了大面上的油茶开发,全县共垦复油茶57万亩次,补植14万亩,产量逐年上升,平均单产翻了两番⑤。
进入21世纪,油茶生产又一度衰落,近几年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农民经营油茶的积极性虽有所提高,但仍没扭转油茶衰落的局面。
鉴于茶陵油茶迭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不少人认为油茶发展与否和政府的主张及行为息息相关,亦有不少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以为,新世纪的9年来,各级政府并未忽视油茶生产,会议没少开、话没少讲,投资也不少,而且每年的统计数据也很乐观,据年度报表,2001年至2009年,每年全县的油茶低改和垦覆油茶的面积达10万亩以上。累计起来达100多万亩,这不是个小数字。按全县30.8万亩油茶面积计算,9年间每块油茶垦覆了2至3次。可油茶产量又上不去,每亩产油量仍在5—10斤之间徘徊。
究其原因,问题还出在农民本身。实行林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山林都到各家各户,由农民自主经营。政府只能指导或引导其合法经营。而油茶绝大部份是祖宗遗下的基业,长期以来,不少农民把油茶生产当成一种“固有”产业:有山即有茶,有茶即有油。因而占山而不育山,采摘而不管理,满足于每年能采摘一点茶籽,榨取一点油,既不愿投工投劳进行抚育和垦覆,又不愿投资投肥进行低改、更新和病虫害防治。一旦荒芜了,就视其为“露水”产业,“有就收,冒就丢。”致使油茶面积锐减,茶油产量锐降。据业内人士透露,至今全县荒芜的油茶山起码在10万亩以上,有林面积顶多就是20万亩,而且残缺不齐,单位面积株数严重不足,亩平油茶株数只有40多株,比80—100株的标准株数少40—60株。这就是茶陵油茶生产出现今不如昔状况的重要原因。
“民以食为天”。当今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穿戴讲高档,饮食讲质量。茶油作为食用油之“王”,深受人们喜爱,市场前景看好。因此,油茶生产仍然不失为茶陵的一个传统优势项目,完全可以成为富民强县的一个支柱产业。据县林业局介绍,严塘镇和吕村5、6、7组的60多户农民,在村支部书记段冬牛的带动和影响下,近年来,连年不断地加强油茶的垦覆和管理,使4000多亩油茶焕发生机,各农户产的茶油逐年增多。2009年共产茶油5万多斤,最多的户达1100多斤,最少的户400多斤。不少农户家都有榨油房,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凡有加工。销售能力的户,年收入近4万元,一般的农户2万多元。最少的也有1万多元。据说八团、桃坑、界首等乡镇的大多数农户也加大了油茶垦覆和管理的力度,并已见到成效。
事实证明,茶陵重振油茶雄风是完全可能的。关键的是要脚踏实地去干。如果不是在海市蜃楼中求生,那就必须脚踏实地去跋涉,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则功业可就。现在,国务院、省、市都已印发关于发展油茶生产的意见。茶陵县委、县政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已制定茶陵油茶生产十年发展规划,即实施油茶低改10万亩,新造油茶林10万亩。新造油茶全面推广县林业局研制成功的优良品种——茶陵166。据实验,该品种每亩可产茶油75公斤。如按规划实施,全县油茶可发展到50万亩,新老油茶林每亩以20公斤的产油量计算,全县 即可产茶油1000万公斤,每公斤以20万元计,就可创下一个2亿元的产业,向社会提供万吨茶油。这样,“茶油之乡”又可誉满三湘。
注引:
①《茶陵县志》第124页,131页。
②③谭学凤著《山乡覆笔》第64页。
④⑤《茶陵县林业局发展简史》(《茶陵县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第109页)。
(责任编辑:钟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