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成
铁矿石是攸县的主要矿藏之一,现已探明矿床16处,矿点3处,储量约9000万吨。矿层分布较广,顺盆地两侧山地和攸县大向斜翼部出露,大致以柏树下为界分成南北两带。北带起柏树下,南西止排山,矿带长23公里;南带北东起泉塘山,西南止凉江,矿带长70公里;北矿带矿石平均品位为32.5—35%,最高45%,南矿带矿石平均品位为40—50%,最高52%,但北矿带较南矿带易于开采。
攸县自炼铁开始,便有铁矿石开采业。明洪武三年(1370)攸县已成为全省产铁县之一。以此类推,攸县的铁矿开采历史已达700多年。起初,由于铁停停打打,铁矿石也是采采停停。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全县拥有小标炉炼铁的私营厂子22家。以后,采铁矿得以进一步发展。不过,那时大都是铁矿附近办铁厂,铁厂附近开铁矿,几乎全是手挖肩挑,小打小闹。附近农民以铁厂之需而采矿,厂子停而采矿止。1951年,县政府在靠近高楼铁矿处,建起地方国营攸县人民炼铁厂,拓展开发高楼铁矿。1954年国营铁厂迁至官田,改土 法小标炉为西法小高炉炼铁,所需铁矿石大量增加。为了满足国营和私营铁厂的需要,又在辽叶垅、江冲、牛岭坳一带开发铁矿。国营铁厂同时在鸾山办起国营铁矿(开始在南岸江东山,后改迁在上垅牛岭坳),以国营铁矿带动其他小铁矿开采。1958年大炼钢铁时,牛岭矿工人2000人。其中从平江县调集来1000多人,从望城县调集来200多人,挖矿洞计80余个。此时的牛岭铁矿虽说是国营开办,然而生产条件却与其他小铁矿基本一样,仍是手工操作,只在某些方面较前有所改进。其手工操作方法采矿程序大致如下:
寻矿。铁矿石其矿源夹杂在乱石之中。寻找铁矿要从岩石层去发现,含铁矿石露面的岩石,与别的岩石不同,带红黄色。要顺着这种石脉去找,找到矿后即开洞采挖。最先采铁矿石都是凭肉眼去观察,找到一点挖一点,不论其含铁量如何,有矿挖到无矿止。那时只能采表层,无法探到深层去采挖到。1959年开始,才有省冶金214队、省地质402队和416队,帮助各地搞勘探,从此做到有把握性地开采。鸾山牛岭坳起初也是从江冲寻脉过来开采的,1959年经省驻攸冶金214队普查,查明藏量较多,矿层薄,品位高,呈岛屿状分布,从而进行规模开采。
洞挖。凡藏量大一点的矿点,经表层开采后都要打洞口、开斜井去深挖。采挖的工具是岩斧(和煤窑用的一样)、撬棍(一米以上的大钢钎)、大铁锤、钢钎和铁锤用以打眼放炮。开始时放炮用土硝和鞭炮引(当导火索用),炮眼不顶大,把鞭炮引接成一米多长,点火后人往外走。后来,改用雷管和导火索,炮眼大一点。放炮震松矿层后,用岩斧挖。如果放炮震松有几百斤至千把斤一坨重的,又在大坨上打眼放炮震粹成小坨,便于上拖船往外运。
照明。原先都是用蜡烛和煤油灯,小采小挖还可以,后来洞子大了,蜡烛和煤油灯不够亮,改用自制土电灯。土电灯依照手电筒的原理制作,外壳做一个木箱子,里面可放三节电池;电池约20厘米围大、13厘米长,用手电筒电池一样的原料,中间填一个手指大、有铜片的芯子导电,前面留螺丝孔安大一点的电灯泡,木箱子上装开关和提手。这样,不仅灯光大,且防水防风,工作面采挖时挂在矿棚上,运矿时提在手上走。像牛岭大矿,有专门制作的生产人员,工人领用。其他小矿亦可自制,亦可到大矿买。后来,大一点的矿区又改用了柴油发电机照明,直到后来用高压(下转第51页)(上接第49页)电照明。
装架。即在洞子里装成门一样的架棚。铁矿洞子较之煤窑洞子大一点,一方面因爆破工作量大,便于操作,另方面确保生产安全。装架撑顶用的是结实的杉树或松树,每只架都装成门状,间隔多远因岩层或泥石层的强硬度不同而异。门架之间顶棚用竹片铺平,撑起即可;如是泥石顶板或用杉条或用竹片铺一层,还要用溜条(即杂柴)铺实;确认岩石结实的装两厢,即只装顶棚和质量差的侧面。总之,以防事故和方便操作为原则去考虑。
排水。矿路长和矿洞深的井下,也有渍水现象,遇有渍水要及时排干。原来是用楠竹通节,装一个皮碗用人工扯,水路长的要用多根楠竹连接,水路有间隔的要多个扯水位接递上来,直到把水排到平地流出洞外。后来,改用了电动抽水机排水。
运输。往洞外运铁矿石,最初是人力肩挑,大块的用砖揽,细碎的用担箕。后来采挖数量多,人力肩挑难度大,改用篾质拖箕(即煤窑上的扯箕)装运,每箕约装200公斤;继而又改用木拖船,船底装两根铁溜筋,连拖斗装成船状,每拖船约装300公斤,拖箕拖船都用扯辫,一头连拖斗,一头连人肩,挂在人胯下弯腰扯动。有的斜井洞,架几十层梯子,人爬着梯子扯上来。后来,也改用铺轻轨运输。县人民铁厂用的铁矿石,离矿区很远,要山、陆、水三路运回。即在牛岭矿上架索道运到山下矿坪里,从矿坪用土火车运到十多华里外的咸弦江边上,再每日用几十号木帆船水运到厂里。大跃进时,土火车运力不够,另组织人力肩挑十多里远,曾把100多劳改人员调去肩挑,确保水路运输。
20世纪70年代以前,全县采铁矿多为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全县铁矿石年产量仅17万吨。1986年漕泊地区成为全县铁矿石主产区,年产量90万吨。主要是向武汉、江西等地的大钢铁厂销售,此时的漕泊铁矿开采用手工挖掘的已不多,基本上是电气化机械化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