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德胜
我国先民熬胶的历史久远,具体何时开始,没有发现文字记载,只能大抵推想,在我国原始氏族公社繁盛的新石器时代,伴随着陶制烹煮器的出现,人们通过食用禽兽肉类,逐渐发现久烹兽皮,其汁液可渐渐浓缩成一种黏稠物,用以粘合物件。兽皮本可食用,胶亦可食用,人们食用胶后,发现可以治疗某些疾病,于是胶又渐渐成为一种药物。当然,这种发现并非一蹴而就,最初是偶然发现,其后又经过先民们的不断摸索、实践,最后成为药品。
据先秦文献《孙子兵法》等记载,胶首先是制造弓弩的重要军事物资。 胶的药用始见于1973年出土的湖南长沙马王堆第3号汉墓的古医帛书《五十二病方》,其中有“傅致胶”的记载。据考,《五十二病方》成书于战国或更早,说明胶的药用在我国至少已有2500年的历史。早期的胶是以牛皮为主要原料,兼用猪、骡等多种皮制成的。当时为何叫“傅致膏”有多种说法,这里选取二则。一则:相传公元前486年,适逢灾年,饿殍遍地,傅氏僧人煮粥济民,无奈荒民太多,只得拾大户人家废弃的牲畜皮煮济荒民。谁知这胶状物,荒民食了身强体健,后辈为了纪念傅氏和尚,尊称此胶为“傅致膏”(“致”通“制”)。二则: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公元前478年“挥”76代孙张傅,动用军备物资牛皮熬汤救济灾民,发明用牛皮熬胶,传与后人,张后人成立百仁堂制胶,为纪念先人命名“傅致胶”。
之所以传说较多,皆因年代久远,没有正统的记载。但不管怎么说,后来的阿胶起源于傅致胶这是无疑的。经过长时期的实践,医药学家们发现了驴胶的药用价值,使得驴胶载于多种医药书籍。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其称为圣药。又因相传东阿地的井水熬制的驴胶质量较好,所以又将驴胶称为阿胶。
攸县熬胶的历史悠久。自古民间有熬制犬羊胶和黄明胶的习惯,犬羊胶即用狗皮和羊皮熬制,黄明胶即用牛皮熬制,还有的用山牛皮熬制,这些胶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药业则熬制驴胶出售。明末清初,攸县较大的药店,一般前店后厂,自行加工,即可以用传统的熬胶技术熬制驴胶出售。1956年公司合营,成立攸县药材公司,公司各基层药材购销站也开始熬制驴胶自销。1971年,攸县药材公司成立中药加工厂(后由株洲市药材公司更名为株洲市第二中药厂),即开始熬制驴胶,并逐渐成为一项主要生产任务。1983年,该厂被定为全省阿胶生产点之后,由此不断增添生产阿胶的设备。利用该设备,开发龟胶、鹿胶生产,试制成功后,取得省药政局的龟胶、鹿胶生产批准文号,投入批量生产,销售全国各地。2001年,株洲市第二中药厂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更名湖南省永佳阿胶制药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文生。公司为了更好的发展壮大,2011年在工业园征地100亩,建成一个集古典文化传承与现代化生产技术相融合的大型阿胶生产基地,并更名为湖南爱敬堂制药有限公司。现在的销售网点覆盖全国,并成为国内几大药业集团的供应商,与老百姓大药房、九芝堂、浙江嘉兴药业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
熬制阿胶大体分为去毛清洗、煎熬过滤、浓缩收胶、阴晾干燥等四个流程,每个流程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辅料与水质都可影响胶的质量。攸县经过一辈辈人的传承与摸索,阿胶熬制技术过硬,产品质量上乘。现在的民营企业爱敬堂制药公司,所生产阿胶的色泽、硬度、横切面光泽等等方面都达到行业内领先水准。水不溶物更是领先全国所有生产厂家,含量为0.5%,较之北方阿胶生产厂家水不溶物含量1.4%,有着惊人的差别,受到专家的好评。
阿胶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的功能,用途较为广泛,可配方,可单独作成药补品。特别是妇女,是补血、美容之首选药物,由是,两三千年来经久不衰。阿胶的生产方式由手工作坊变为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单一的固体阿胶现在已发展到几十个不同的品种。其规模业已形成了我国医药的一大行业。
攸县人注重身体保养,同时有孝敬老人和相互赠送礼品的习惯,所以药店里的补品比较畅销。只是,有的昙花一现,有的热闹后苟喘残延,有的火了一把后平平庸庸。而这阿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不管是阿胶还是阿胶的深加工产品,一直稳稳当当,成为顾客喜爱的补品。当然,攸县民间熬制犬羊胶、黄明胶的习惯也没丢。甚至有些服用者预言,总有一天,犬羊胶与黄明胶要与驴胶齐名。我想也许吧,中药深如大海,还有许多的奥秘需要进一步探测和发现。
(责任编辑:骆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