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雪开
炎陵县,原名酃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炎陵县》记:“1994年以境内有名胜炎帝陵更名炎陵县。”2009年《湖南地名志》及其它地志、史料,皆从此说。
酃县得名,历有三说:一说明嘉靖《衡州府志》谓“取古酃县(汉酃县)为名。”二说清乾隆《酃县志》谓:县城有酃泉,因而得名。三说因酃湖得名。三说之中,何者为准,至今难以定论。
然而,明嘉靖《衡州府志》的说法,是有依据的。共和国《酃县志·隶属》:“宋嘉定四年(1211),湖南安抚使曹彦约平定黑风洞(今桂东县境)农民起义后,为加强对边远山区的控制,上奏朝廷,析茶陵军康乐、霞阳、常平三乡置酃县,以汉酃县(境域在今衡南县境和衡阳市东区一带)之名名之,仍隶茶陵军,县治设霞阳镇。”省、市有关地志,也多从此说。酃县为移借地名,可以肯定。
南宋酃县设置后,霞阳镇为县治。共和国《酃县志》记:城中有泉井,曰龙王井,又名酃醁泉(简称酃井),位于县城东街……于是便有这口与酃湖相通的水井。泉水清洌甘甜,冬温夏凉,酿酒、泡茶皆佳。这是后人依此传说,附和县以酃泉得名的依据。其实,龙王井的传说中,已寓意“龙王井”与汉酃县,有渊源关系。这恰恰证明,酃县是“取古酃县为名。”
至于以酃湖得县名,是采《水经注》之说。不过,这是汉酃县得名的依据,并非酃县得名依据。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始置汉酃县,属长沙国。后属长沙郡。共和国《衡阳县志·沿革》: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6),酃县(古酃县)并入临蒸县,属湘东郡;共和国《辞海》:古酃县“汉县名,其地在今湖南衡阳县。”郦道元(472~527)《水经注》言“酃县”,当指汉酃县无疑。
汉酃县,何以名之。酃,《说文》:“酃,长沙县,从邑,霝声。”段玉裁注:“酃,今湖南衡州府治衡阳县府东二十五里有故酃县城是也。”《汉书·地理志》:“(舂水)北至酃入湖。”《后汉书·郡国志四》:“长沙郡酃县。”刘昭注:“《荆州记》云:‘有酃湖,周迥三里。取湖水为酒,酒极甘美。’”《水经注·耒水》云:“县东有酃湖可酿酒,故名。”《湘州记》:“酃县东有酃湖,周二十里,深八尺,湛然绿色,土人取此水以酿酒,其味醇美,所谓酃酒。”由此得知,汉酃县以“酃湖”得名,并产酃酒。
酃湖,又何以名之。酃,字出甲骨文,字形从雨从三个口或两个口,字义指大雨点,会大雨之意。实为霖字本义。或象大冰雹之意,《左传》隐公九年:“大雨霖之以震。”《说文》:“霖,雨三日已往。”即为大雨大雷之意。
霝,释为大雨之意,固然没错。但我认为更富有多重含义。一是含有大雨中有冰雹之意。雹,在甲骨文中从雨从三个菱形口字,字形象下雹子之状,与雨相联,其中三个菱形口字,含有夹锐撞击空间地面之意。二是含有雷电闪鸣之意。《说文·雨部》:“靁,古文靁(雷)。”《玉篇·雨部》:靁,雷的古文。《广韵·灰韵》:“雷,《说文》作‘靁’云:‘阴阳薄动,靁雨生万物也。’这说明霝字与靁字,有渊源关系。前者是言落大雨时,有时有雷电闪耀之状,后者是专指在落雨时有巨大的炸裂声与闪电之状。《说文》认为:“从雨,靁象回转形。……回,靁声也。”《论衡·雷虚篇》:“盛夏之时,雷电迅疾。”又云“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因此,雷有炸裂之声,电有闪耀之形,雷电不可分。
邑,在甲骨文中,字形之上口,象城廓之形。口字下面字形结构象人跪形。故甲骨文邑,象人聚居之所。金文邑字形,皆象人聚居在方形或方圆形的城堡中的意思。古代凡都城皆可称邑。《说文》收邑部首字184个,绝大部分都与都城、城堡有关,或为乡邑,或为县邑,或为国邑(国都)。如“邦”字,即指村候的国都;“郝”字,为乡邑。“鄗”字,为县名亦为县邑;非此,亦指人口密切的聚落,实指村邑。
综上所述,霝字可释义:一为大雨中有雷声滚动,电光闪耀之意;二为大雨中夹裹着冰雹,并伴随雷鸣闪电之意。邑字可释为有人聚居的村、乡、县、国之都城之意。霝与邑相合为酃字,即为《说文》所释义“酃,长沙县,从邑,霝声。”段玉裁注“酃”为酃县都城也。这是对的。
按《水经注》的说法,酃县以“酃湖产酒”得名。湖,《禹贡》:“震泽厎定”孔傅:“震泽,吴南大湖名。”孔颖达疏:“大泽蓄水,南方名之,曰湖。”这是湖之本义。今《辞海》释义为﹕大片水域。按《水经注》之说:“县东有酃湖可酿酒,故名。”因酃县都城旁有湖可酿酒,故名酃湖。因以名县,是说得通的。
然而,酃湖最早应为自然村邑之名。酃,即酃昜,《包山楚简》有酃昜地名,据考位于今衡阳市以东,为楚之县邑。这是明证。至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酃县,因县邑驻“酃”邑这个地方,故以此名县。从此酃县载入国史。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汉(古)酃县后,至东晋太元二十年(396),并入临蒸县,历589年。自此后,汉酃县国史无载。直到南宋嘉定四年(1211),析茶陵县康乐、霞阳、常平三乡,置酃县,属衡州,酃县又复载于国史。为移借地名。《大清一统志衡州府》:“宋嘉定四年析置酃县,属茶陵军。元属衡州路,明属衡州府,本朝因之。”这时的酃县已与汉酃县,不可同语。
酃县设置时,为何借古酃县为名?史无记载。我认为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借“古酃县”美名是主因。王观国《学林新编·扬》:“古人建立州县,或由山名,或因水名,或因事迹而为之名。非此三者,而以意创立,则取美名。” 酃县是以楚酃昜(县邑)得名,并非以酃湖产美酒而得名。但自《水经注》:“县东有酃湖可酿酒,故名。”之说产生后,成了不可置否的定论,加之“酃酒”尝贡太庙,美名传天下。故酃县设置时,便以汉酃县为名,“则取美名。”
二是平衡折衷的产物。宋《舆地纪胜·卷63》记载:茶陵军境划分为西阳、睦亲、茶陵、衷鹄、康乐、霞阳、常平7个乡和永安(今高陇)、茶陵(今城关)、霞阳(今酃县城关)、船场(未考)4镇。因酃县是划“茶乡之尾”康乐、霞阳、常平三乡域为县,境内无名山名水,有炎帝陵又怕犯讳,取其中任何一乡为县名,都不妥,朝廷只好听从湖南安抚使曹彦约的建议:“以汉酃县之名名之”。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对的。致使酃县立县后,历经773年的历史未改县名。
1994年酃县更名为炎陵县,县治仍驻霞阳镇。发生更名的依据,不外是如下几种:
一是古迹、古籍可考有载。炎帝陵墓在西汉时,县地方志明载:葬在县境内鹿原陂西侧(今鹿原镇鹿原陂) 。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有炎帝“葬长沙”的记载。宋罗泌《路史》,虽不为史家所重,但明指“炎帝神农氏都于陈,盖宇长沙,是为长沙(湖南),崩葬长沙茶乡之尾……”
二是历为国祭名胜。有关史料记:宋初,有人谏太祖奉炎帝为感生帝,遂于乾德五年(967)遣使遍访炎陵,终在鹿原陂觅得。当年修葺,置5户守陵,禁在坟山樵牧。自此后,历代王朝多次奉祀,遂为名胜。共和国《酃县志》记﹕明代大祭,有史可查者15次;清代大祭,有史可查者38次。
三是顺从民意。炎帝陵民间习称“天子坟”。历代民间多在除夕、清明节祭祀,有时也随时拜祭。据《史记》等典籍记:相传炎帝神农氏有7大功绩:制耒教民耕稼;尝百草开医药先河;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帛;作五弘琴乐百姓;剡木为弓威天下;制陶改善生活等等。故无论历代官方、民间,皆极为崇拜。事实上民国26年(1937),酃县政府已设置炎陵乡,以炎帝陵为名。共和国中央政府顺从民意,便有改名之举。
四是将始祖皇陵改为县名,已有先例。在封建专制时代,尽管皇陵显赫,然而清代以前,无一县因皇陵而名。辛亥革命后,帝制推翻,民国始立,西风东渐,地名命名,也无避忌了。民国33年(1944)4月,因轩辕帝黄帝陵所在,逐将汉为翟道县,后秦设置的中部县,改名为黄陵县。共和国1994年4月,因炎帝陵寝所在,逐将南宋嘉定四年(1211)设置的湖南酃县,改为炎陵县。这深得炎黄子孙的拥戴。
汉酃县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前年)设置后,历598年并入临蒸县(今衡阳市衡阳县)而消失。直至南宋嘉定四年(1211)置酃县,以古酃县名之,为移借地名。后历773年又为炎陵县取代,至此才实现今炎陵县域地名,或因山名,或因水名,或因事迹而名,除此外则取美名的愿望。今炎陵县因境内有中华民族始祖炎帝陵而得名,必将永记于史籍。 (责任编辑:黄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