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溯源沿革 >> 攸县古城变迁考 >> 阅读

攸县古城变迁考

2010-03-30 16:29:27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 浏览:548

攸县古城变迁考

/谭特立   


今之攸县县城在攸水和洣水交汇处的洣水北岸,古称梅城,是从五代梁时迁来的。攸县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置以来,对于五代梁以前故城设置地点,虽没有具体记载,但在不同时期的史志,也有所考证。

第一、清同治《攸县志》县城图说:“攸县故城在县东,五代梁时徙今治”。

第二、清顺治《攸县志》县治沿革考载:“梁(531-555年)朝始迁于攸江之上”。(“始迁”二字下的黑点,为作者所加,以引起重视。)

第三、唐《元和志》对攸县古城作了较为确切的指示,清同治《攸县志·县城图说》转引说:“然《元和志》云:攸县西南陆路至衡州三百四十五里,是唐代攸城尚在县东”。

第四、1984年编修的《攸县志》县治称:“旧志载,攸县古城在县东攸水南岸(确实地址待考),五代后梁(907-923年)时迁至今址。”

2003年,攸县在补修清光绪至民国时期《攸县志》(以下简称“补志”)时,依清顺治《攸县志》所说“县治于攸江之上”,经多方考证,将攸县古县治定位于今网岭罗家坪。并在“补志”的《大事记》中称:“梁(531-555年)始迁县治于攸江之上,此为老县治之所在,即今网岭镇罗家坪村。”“补志”附录的《卷目提要》“关于古县治位置问题”称:“编者依据有关记载,《荆州刺史部图》、古县治遗址中水井、里巷、义渡数量、附近墓葬群的规模,确定古县治在今网岭镇的罗家坪村,使民间的口头传说变成了真实的书面历史,使过去没有确认的历史真实今日得到确认。”又称“这是此次编篡县志所作的贡献之一”。

且不说依民间传说罗家坪临江处有3处义渡、有48口枯井残址,有48条经纬里巷遗址、有汉墓群,还有种黄芽白的习惯等方面证实早在两汉三国时期就已具备现代攸县城所不及的规模在考证方法上有什么弊端,光是以南梁时古县城在“攸江之上”一说作为定论就令人生疑。理由如下:

第一、旧郡邑志明明写着“梁时始迁于攸江之上”,并且“补志”在《大事记》中也照抄了这段文字,明知是“始迁”,为何认定“此为老县治之所在”,并且还肯定“即今网岭镇罗家坪村”。

第二、考罗家坪地理位置,在现代攸县疆域中心,并且位于攸水之北,与旧志载“攸县古城在县东攸水南岸”和“唐代故址尚在县东”不符。

第三、以罗家坪现在的位置,距衡州仅两百多里,与唐《元和志》所指“攸县西南距衡州三百四十五里”尚差百里。

梁时攸县始迁于攸江之上的古城址,在没有新的考证结论之前,笔者以为,罗家坪即是古城址,也只是其中之一。有关南梁之前始迁攸江之上的古城遗址考证,还得从攸县的建制沿革说起。

攸县自汉高祖五年建县以来,与容陵等11县均属长沙国。《史记》载,汉武帝元塑四年(公元前125年)封长沙国定王子刘则为攸舆侯,攸县于是有“攸舆”之名,攸舆即为刘则的封国。按《西汉荆州刺史部》地图所标,当时攸舆的疆域较大,东已延伸含今江西安福(包莲花厅)大部分地带,北至今江西萍乡南部部分地区,南接茶陵、西南与当时存在的容陵侯国和阴山县相连。地理座标,即从东经113°40- 114°60’,较现今攸县从东经113°01-113°5130”相比,几乎多了0.7经度。北纬27°-27°60’,较现今攸县从北纬26°4634-27°2630相比往北提高0.3’。而攸舆国中心在今之攸县柏市镇地区。

柏市镇区古称“中洲”,在攸水和罗浮江交汇地带。三面环山,中间为小型冲积平原,地处吴楚交界处,易守难攻,形势非常险要,文物遗址较多。

溯源沿革红色记忆

1985年湖南省文物普查,在柏市地区发现下茶、虎形山、柏市3个商代、西周、西汉古居落遗址(见《株洲市文物胜迹志》),早在三四千年前,先人们就在中洲这块地方繁养生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1986年株洲市文物考查组在柏市镇石桥村勤王台侧一片荒地人称“上岭街”的地表下一米深处,发现约一里(500米)长的文化层地带,瓦砾、陶片比比皆是,墙址依然,推断是梁唐以前的街道遗址,与上岭街之名相符。

柏市的库前村原名钱库,1975年修公路时,果然挖得汉“五铢”圆形方孔钱模具一套(以上交县文物部门)。

近年经文物部门认定,在柏市镇凤塔村杨林组、柏市村胡家组又有数处且属大型的汉墓群。

此外,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方面,蕴藏大量历史古城信息。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攸水”条云:攸水“西南流入洣水,今以四正四隅核之,封侯山攸东界也,经山背入攸境,历石桥江、凤岭,而罗浮江、铁炉塘诸水会之。”

郦道元所指攸东界封侯山,即在今柏市镇之东的石桥村,山高801米,山势蜿蜒如屏耸立在吴楚交界。

除封侯山外,在与石桥毗连的富头村,谭氏大宗祠之北有座称名与古都相关的京城山,而京城山南面则有一座与王侯处所相关的枫宸山(见《富头谭氏山水图》)。

作为攸舆侯国,为便于统治,将都城建立在版图中心是很自然的事,种种迹象表明,今日的柏市镇区就是当年攸舆国的都城。

第一、石桥地区的封侯山,可能是刘则封侯的象征,正像颐和园中的万寿山一样,象征皇位必定在京城。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封长沙定王子刘福为容陵侯、在容陵侯国的中心,今攸县渌田大洲亦有象征封侯的侯昙山,《水经注》注“攸水自封侯山出”,“容水从侯昙山下流”。充分说明两个带“侯”字的山,均在侯国所辖的中心。在柏市镇区的封侯山,以及京城山、枫宸山(传闻王侯住处宫庭都植枫),均与都城有关;第二,封侯山下有上岭街遗址,标志建都后的繁华;第三,库前钱库的“五铢钱”模具出土,是只有侯国以上处所才有资格铸币的铁证;第四,大型汉墓群的发现,同样证明古中洲在汉时的繁荣。

以柏市镇地区为攸县古城,符合史志对攸县古城遗址的下列指述。

第一,“攸县古城在县东攸水南岸”说。

柏市镇地区在三国之前是攸舆的中心,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分长沙郡、庐陵郡、豫章郡部分地区置安成郡,原攸舆东部管辖的安成及莲花厅地区划归安成郡,古中洲的地位由中心成为攸舆东界。即就是后来所指的“县东”。

《水经注》云:“攸水出东南安成郡安复县封侯山、西北流,迳其县北,北带攸溪……”古中洲属攸溪与罗浮江交汇之南。

第二,“攸县(城)陆路至衡州三百四十里,故址尚在县东”说。

同治版《攸县志·县治》载,“县治在长沙府南三百六十里;西至衡山一百八十里;东南至人都凤岭分水岭(即今柏市镇区)一百四十里”。今之县城至衡州,加上县城至分水岭距离合三百二十里,与唐《元和志》所说相合。

既然中洲是两汉时期的攸舆古城,为什么至南梁时“始迁于攸江之上”?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前面已经说过,攸舆划出安成莲花厅地区后,疆域缩小,中心南移,中洲作为东陲关隘。非常重要,但作为都城,位置偏东,满足不了形势日益发展需要。

第二,县城迁于攸江之上,下流水量明显增大,交通更便利,且渐近中心,有利经济发展。

第三,由于“梁兰陵萧该少封攸侯”,步攸舆侯、容陵侯以中心地区为都城,是萧侯所追求的。

县城既迁于攸江之上,20多年后的南陈,即将攸舆改称“攸水”。前梁县城一直延至后梁。

综上所述,置县两千多年的攸县县城,经历了从古中洲始迁攸江之上,再迁攸江和洣水交汇的梅城三个阶段。笔者不揣冒昧,就教有关专家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刘俊男)



相关文章
2010-03-12 22:11:05
2010-03-12 22:10:14
2013-07-04 09:39:53
2013-07-04 09:39:07
2013-07-04 09:38:20
2010-11-17 23:36:15
2019-05-30 09:58:16
2010-04-18 21:44:35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