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雪开
攸县,以攸水流贯全境而得名。攸水,古名攸,又名伯水、攸溪、攸水、攸江,今习称攸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攸水出东南安成郡安复县封侯山,西北流迳其县北。县北带攸溪,盖即溪以名县也。”清同治《攸县志》认为:“此不易之说也。”①
攸,何以得名?至今难考。但也有迹可寻。攸,在甲骨文中,字形象数条小溪,有曲行之貌,字义含有河流曲行远导之意。据初步考证:攸的得名,应与古扬越人有关。攸县境域,上古属三苗境地,春秋时多为越人境地,春秋中期后,楚国势力才逐渐沿沅湘而上,深入到湖南西南境。据今株洲市地下文物考古发掘证实,今湘东主体地域沿湘江,洣水、渌水(古漉水)、攸水等河流两岸,在夏代已出现少量越人的印纹硬陶文化,从商至东周早中期,印纹硬陶文化,已占主导地位。在今攸县攸水上游柏市镇,发掘了“下茶文化”②和“柏市遗址”,③这说明早在商代,这儿是越人的聚居地,是山越人还是扬越人,待考。
古越人有喜种糯稻,嗜鱼,逐水架木而居的习俗。越王勾践说越人“水行而山处”,为习水民族。更喜欢占居河源上游,取水酿“醴”(甜酒)。今醴陵市之“醴”,即以古越人(乌程氏后裔)择漉(渌)水源头而居,取漉水酿糯米酒而得名。④今茶陵县高陇镇、秩堂乡一带,自古酿老“冬酒为最佳。”⑤今炎陵县(原酃县)一些山区乡镇,也善酿糯米老冬酒。⑥这些生活习俗,皆与古越人聚居此地密切相关。《楚辞•大招》有“吴醴白蘖,和楚沥只”句,这充分说明,在战国中后期,吴国酿的“醴”,已借助楚国的“沥”(过滤)技术(楚国立国后,就已掌握了向周朝进“贡茅”过滤酒糟的技术),共同酿造出窖藏数年后醇美清甜酒(即今湘东南数县的“老冬酒”、“元坛酒”)。今柏市镇的“元(原)坛酒”,驰名全县。⑦这应是战国中后期,越人与楚人,共酿糯米酒,窖藏数年最佳的习俗遗存。其时,楚、越人共居今攸水上游溪流两岸,伐木架屋、烧荒垦田种稻(糯、粘),取清澈的溪流水,酿酒自饮,渐成习俗。因聚落傍溪流而居,山川悠远,流水曲长,故取名为“攸”。后形成著名的地域地名——攸邑。至战国末,才被官方文书刻写,形成攸地名。
伯水得名,应与刘则封为攸舆侯相关。《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记:汉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封长沙王子刘则为攸舆侯。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刘则篡死罪,弃市,国除,恢复攸县名。封侯山得名之后,逐名攸溪为伯水,《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封方田“伯七十里。”《说文》:“伯长也。”古今文中有多种释义,这里当指以上引义。因刘则为长沙定王子刘发长子,封侯较早,爵位较高(伯爵),封侯之地域较今攸县地域为大,地跨今湘、赣边界,又因攸溪(攸水)流贯侯国全境得名,故称攸溪为伯水。
攸溪作为地名,应晚于攸。攸源于攸之溪流,亦源于攸邑村落。攸为今攸县最早的自然村落地名之一。而攸溪应是水名。溪,本义为山间的小河沟。《玉篇•水部》:“溪,溪涧。”《集韵•齐韵》:“谿(溪之古字),《说文》:‘山渎无所通也。’或从水。”文出张衡《东京赋》:“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这说明源于《战国策•秦策四》的“谿”字,到东汉中期,被新造出来的溪字取代。由此推测,攸溪得名,约在东汉中期,而攸之得名,要早得多。
事实上《水经注》中已称攸溪为攸水了。但又云:“县(县治)北带攸溪,盖即溪以名县也。”即攸县以攸溪名县。事实上应是以古攸舆为名,简称攸县(参见拙文《攸县地名源流考》),而攸舆县,以攸邑名县,攸邑以攸(溪流)而得名。由此观之,攸溪是指县治驻地以上为攸溪,即上古之攸溪流,东汉中后期所称名之攸溪。这也证明,当时攸县县治,在今攸水中上游,即攸溪流经的地方。
攸水得名,当在南朝陈(558~589)之间。清顺治《攸县志》:“梁朝(531~555)始迁县(治)于攸江之上”。1984年《攸县志•县治》:“旧志载:攸县古城在县东攸水南岸(确实地址待考),五代后梁(907~923)时迁至今址(今攸县梅城镇)。”2005年《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攸水县》:“南朝梁、陈间以攸县改名,治今湖南攸县东北。”2002年《攸县志•建置沿革》:“(南朝)陈(558~589)壬申”,湘州刺史王琳袭据湘州。辛已(561)湘州降,罢罗州,改攸县曰攸水,隶湘州。2010年《中国地名大词典》:“攸水县,古县名,南梁、陈间以攸县改名。”因攸溪流经此处,河床渐宽,水流渐丰,故改攸溪为攸水。从攸水经今攸县酒埠江镇旧时官田(今被酒埠江水库淹没),至今攸县大同桥镇界江村,自古称为攸水中游。因其时县治已设在罗家坪攸水中游北岸,故将攸县改称攸水县,以攸水名县。这也表明攸县县治,已从县境极东,迁置“攸江之上”了,攸江即指攸水。《元丰九域志》已称攸水。与清顺治《攸县志》:“梁朝(531~555)始迁县(治)于攸江之上”,刚好吻合。
据以上史料推断,今攸县网岭罗家坪“古城遗址”,应是南朝陈(561)设置的攸水县治无疑。之后分攸水县为安乐、新兴两县,至唐贞观元年(627),又复名攸县,县治仍驻原攸水县治。之后攸县县治历南北朝、隋唐约340余年,一直未迁。直至五代后梁(907~935)之间,攸县县治,才从攸县网岭罗家坪,迁至今攸县城关镇(梅城)。《大清一统志》记:五代梁楚国迁攸县治于今址(今城关镇),虽未言明从何处迁来,据以上记载判识,应从今攸县网岭镇罗家坪迁来无疑。
攸水源头在何处?自《水经注》之后,清乾隆《长沙府志•山川志》、清光绪《湖南通志•水道一》、清同治《攸县志•山川》,以及其它国志、地志及省、市、县志书、地志等,皆引《水经注》之说,即“攸水出东南安成郡安复县封侯山,西北流……”。共和国成立后,国、省、市县的志书及地志,皆言攸水源出江西省莲花县大背岭公德山,以上两说是值得商榷的。
攸水源头,并不在“封侯山”,亦不在大背岭公德山,而在今攸县鸾山镇漕泊村松林庵(原漕泊乡松林庵村)。⑧郦道元《水经注》所指封侯山,经考在今攸县柏市镇之东的石桥村内,主峰海拔801米,山势延耸于吴楚交界处。⑨攸水并非出自此处。今考攸水上游攸溪,古今主干有三源流:一是源于今攸县柏市镇境内泉康水;二是源于今江西省莲花县功德山(又名欧公山)大背岭水;三是源于今攸县原漕泊乡松林庵水。泉康水流至今柏市镇风塔村双江口,长约12公里;功德山大背岭水,流至凤塔村双江口,长约10公里;松林庵水流至凤塔村双江口,长约23公里。⑩其中松林庵水流至今攸县鸾山镇漕泊村,入阴河至海棠洞出口,长约15公里,从海棠洞出口入今柏市镇富头村禹王洞(传说为古代夏禹治水,曾途经此地,故名。按《史记》载:夏禹治水未途经今湖南境内),出禹王洞天坑至山间罗浮江,又至凤塔村双江口约8公里。两源流合流后,经凤塔至柏市镇治南,始称攸溪。根据“河流唯远”原则判识,松林庵水为攸水源头。攸水全长约123公里。比共和国《攸县志》所记,约近12公里;比共和国《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所载,多出约8公里。
事实上,清乾隆《攸县志•江》中,已明指“罗浮江(即攸溪源头段)在东乡,去县(治)东一百四十里,自石窦中发源有罗浮鱼。”罗浮鱼,是产于地下阴河中的特种无鳞鱼,因产于罗浮江,故名。清同治《攸县志•图考》中,无论是《县境全图》《水道源流图》,还是《陂塘图》,都明确标注攸水源头,在罗浮江上游之漕溪,即今松林庵水。然而,因受《水经注》影响,在攸水源头的表述中,又都引《水经注》之说,造成图文前后矛盾的现象。2002年《攸县志•水系》认为:“上游,攸水古名攸溪,有南北二源。北源发于江西省莲花县功德山大背岭,南流10余里,经乌石岭入攸县柏市东部石桥,与发自封侯山的南源会合。”在此,“南源”应指源于漕泊松林庵水。结果文中仍受《水经注》影响,未承认攸水上游南源为攸水之源。但在文中也承认,有“源自漕泊松林庵的伏流30里的禹门洞、罗浮洞水。”2009年《湖南地名志》也受《水经注》影响,采共和国《攸县志》之说,但在该《志》第四章风景游览地表述中,也承认“左洞阴河流经天坑形成瀑布,注入右洞,再由此汇入山外的罗浮江,成为攸水源头之一。”一条江河,可以有多条源流,但源头只有一个,即源流远者为源头。经实地考察,结合古今《攸县志》及全国、省、市有关地志记载,我认为,今攸县鸾山镇(2005年漕泊乡并入)漕泊村松林庵水,应为攸水源头。
注释:
①清同治:攸县志•卷三,湖南株洲市攸县志编纂委员会翻印,1984年,第93页。
②③株洲市文物名胜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59,167页。
④彭雪开:醴陵地名源流考释,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3期。
⑤茶陵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652页。
⑥酃县志•习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第530页。
⑦攸县志•风尚习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681页。
⑧湖南省地名志,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年,第221页。
⑨谭特立:攸县古城变迁考,湘东文化,2009年,第3期。
⑩湖南省地图册,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年,第61页。
(责任编辑:黄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