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地名文化 >> 渌口地名源流考 >> 阅读

渌口地名源流考

2013-11-23 20:04:43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759
渌口地名源流考

文/彭雪开 伍姚


株洲县域,上古属三苗国。宋、元之交《文献通考》:“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1]杜佑《通典》:“今岳州、潭州(今长沙)、衡州,皆古三苗国。”夏、商、周,属荆州,多属扬越势力范围。春秋中期以后,多属楚国势力范围。[2]清同治《醴陵县志》称其境域属楚国南境。秦属长沙郡附郭县湘县(西汉初改为临湘县)。西汉析临湘县之南部湘江西岸置湘南县,湘江之东仍属临湘县。[3]东汉初,析临湘县置醴陵县,县境内湘江东岸地域属醴陵县。三国后,今株洲县境,区划多变。唐天宝八年(749)析衡山县北部地域归湘潭县。今县境湘江之西和湘江之东朱亭、淦田镇及白关乡大部分为湘潭县地。自此后至共和国1965年4月,今株洲县境,分属湘潭,醴陵二县,其中渌口历属醴陵县。共和国《湖南古今地名辞典》:“1965年4月,析株洲市置,县从市名。”[4]县治驻渌口镇。
株洲县置县时间短,其地域内历史文化深厚,人文荟萃。渌口、淦田两镇,尤为突出。今特对渌口地名源流,作初步考释。
渌口,古名漉浦,又名津口。《水经•漉水》已称漉浦。唐大历四年春,诗人杜甫溯湘江去衡州(今衡阳市)投奔旧友,舟过渌口,作《过津口》[5]一诗,有“回首过津口,而多枫树林”之句,津口即为渌口。渌口,缘于渌水,渌水即为漉水。渌水,又称渌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天•长沙府》:“渌江,在(醴陵)县城西南。本名漉水,出县东之漉山,西流经县南,又屈经县西,西北流而注于湘水,曰渌口。”可见渌口,即渌水与湘江交汇之处,故名。
漉浦,缘于漉水。漉水,何以得名,应与迁驻漉水源头吴国乌程氏有关。我在《醴陵地名源流考》一文中,有所论述。醴陵之“醴”,应是漉水(渌水)流域古扬越人的发明,而它的源头应是乌程酒。乌程,战国时楚国菰城地,秦并楚,置乌程县。东汉《越绝书•越绝外传•吴地传第三》:“乌程、余杭、黝、歙、无(芜)湖、石城县以南,皆故大越徙民也。秦始皇帝刻石徙之。”这说明乌程县,为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南巡时置县。因县内原有乌、程二氏善酿酒而得名。又传为乌中、程林二氏所居,故名。汉属会稽郡,历代相因。清宣统三年(1911),改称吴兴县,属浙江省。乌程酒,据《舆地志》记:“乌程县内箬溪,夹溪生箬、沿溪”二箬皆村名。村人取下箬水酿酒,醇美胜于云阳,谓之下箬酒,酒味醇美。这就是后世称颂的“乌程酒”。由此观之,乌程人有取清澈溪水酿酒的习惯。
战国末,楚国以吴起(?~公元前381年)为相,变法图强,结果不到两年时间,就南收百越,北并陈、蔡,威震秦、晋诸强国,公元前334年,楚威王兴兵伐越,杀越国君无疆,灭其国,尽取其地。自此,越人散落江南各地,尤沿海为多。其中一支越人乌、程二氏后裔,从今江苏太湖流域南岸(今湖州市),迫于战乱及杀戮,被迫迁入扬越人世居漉水北源源头(今醴陵市渌水北源头),聚族而居,仍以善酿乌程酒而得名。
漉水得名,实与这一支越人乌、程二氏有关。漉,《说文•水部》:“漉,浚也。渌,漉或从录。”《孟子•万章上》:“使浚井。”含有疏浚、捞取之义。《广雅•释言》:“漉,渗也。”古文中也含有干枯、渗漏之意,后引伸为水外溢之状。今释为:液体往下渗漏。[6]又引伸为清澈之意。《集韵•烛韵》:“渌,水清。”张衡《东京赋》:“于东则洪池清蘌,渌水澹澹。”即指“清澈”之意。
其实,“漉”为古越人常用语。晋代稽含《南方草木状》:“南人有女数岁,即大酿酒。即漉,侯冬陂池竭时,实酒罂中,密固其上,瘗陂中,至春潴水满,亦不复发矣。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贺客,谓之女酒,其味绝美。”文中“南人”,实指越人。唐《投荒杂录》,亦有同样记载。这就是今绍兴一带“女儿酒”(女酒)[7]的由来。由此可见,“漉”为古越人语,特指一种民间嫁女酿酒饮酒习俗。
古越人乌、程二氏,迁居醴陵东漉山漉水源头之后,取清澈漉水酿酒,酒甚美,故曰“醴”,后漉水流域一支扬越人,将“醴”(糯米甜酒)与山陵结合,故得名醴陵。而取水酿“醴”之水,被乌、程二氏后裔,名之为“漉水”。汉代桑钦《水经》:漉水出醴陵东漉山,西过其县南,“屈从县西西北流至漉浦(渌口)注入于湘。”这说明东汉初,漉水,属醴陵县域,也证实东汉时醴陵县域已从今醴陵市转步乡古城村迁入今址。但《水经》成书,有说东汉初,有说东汉新莽时,有说记于新莽,成书于魏晋初。西晋太康元年(280),漉水转名为渌水(渌江)。《晋书》记:太康元年(280)五月丁卯,荐酃渌酒于太庙。渌酒是渌水(漉水)流域产的醴酒;酃酒,即汉酃县产的酃酒。西晋太康元年,晋平吴,一统天下,醴陵县和汉酃县(今衡阳县)的县官们,分别进献渌酒和酃酒,祀太庙,庆吉祥。这就是后世所称颂的“酃渌酒。”南朝盛弘之《荆州记》:“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间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极甘美。与湘东酃湖(酒)尝献之。世称酃渌酒”。这说明其时渌水北源源头“醴陵东漉山”,已成为豫章康乐县的辖地了。康乐县,于西晋太康元年(280)以阳乐县改名。而阳乐县为三国吴黄武中,析建城县,置阳乐县。[8]这说明其时渌水北源东“漉山”,归醴陵县辖无疑。江西《昭萍志略》记:萍乡故域,在今县东四十里的泸溪镇古岗。这也佐证漉水源出“醴陵县东漉山。”
渌口得名源于渌水,渌水又称渌江,《水经》称漉水。《晋书》太康元年称渌水。《水经注•漉水》:“(醴陵)县南临渌水,水东出安城乡翁陵山。余谓漉、渌声相近,后人藉便以渌为称。”这也说明漉水转名渌水,始于晋太康元年(280),而从《水经注》开始,则名扬全国,以后因袭相沿,皆称渌水。不过其时渌口,仍称之为漉浦。本来“小水汇入江海之处叫浦。”[9]湘江为湖南境内“四水”(湘、资、沅、漕)之首,渌水为湘江一级支流,当然不能称之为“小水”(小河),故将渌水汇入湘江出口处,称之为“渌口”。《梁书》已称渌口。南梁中大同元年(596),荆州、郢州、湘州(今湖南部分)的官方地图册上,已标注渌口。唐置渌口戍。明崇祯《长沙府志》称渌口市,置巡检司,谓“居民颇多。”这表明渌口得名,约在南梁年间。具体何年,当考。
漉水转名渌水,概由古漉水流域,森林茂密,河水清澈晶莹之故。共和国《醴陵县志》及有关史料记:明朝醴陵人口约为3万人,清初约1.7万人。清嘉庆21年(1816)人口近30万,民国时约50~59万。由于清初前人口稀少,渌水两岸多山地丘岗,日照充足,植被繁茂,生态环境较优,江水充盈,清澈易透。在醴陵方言中,“渌”含有“清纯”之意。经考察,渌水(渌江)在20世纪70年代初,醴陵县城居民,多直接饮用渌水,至1980年12月,才在县城郊三刀石建自来水厂。[10]这说明渌水污染,始于20世纪70年代。沿渌水两岸旧时多地下泉水,仅县城阳三石——石门口,以及姜湾—源门铺一带,沿渌江两岸,富藏地下水。渌水自古至今“清澈易渗”,得到确证。因此,由漉水转称渌水,有实证依据。
漉水转称渌水,也另有其因。《水经注》经考正认为:渌水(漉水)有二源,而源头并非源自漉山,而是“水东出安成乡翁陵山。”漉山之源为渌水二源之一,但并非源头。这是对的。今考正,漉水源出“醴陵县东麓山”当然没错。因醴陵东汉建武十一年(35)置县,至三国吴黄武时期,近200年间,县东“漉山”,始终为醴陵辖地,故有此称。但这并非漉水源头,而是它的源流之一,称“渌水北源”,今称醴陵白兔潭河,又叫澄潭江。今考正“渌水北源”,发源于江西省万载县黄茅乡金钟湖,流经浏阳,在双江口入醴陵境,纳萍乡市湘东区栗江水,流经今醴陵市富里、南桥、白兔潭、浦口、王坊、黄沙等乡镇,在双河口汇入渌水,全长111.3公里,在醴陵境内28.8公里。[10]而漉山即为今江西省万载县金钟湖附近之山。晋平吴(280年)后,因湘赣两省边界区划调整后,原属醴陵县的漉水便归属康乐县(今万载县东北)。从此流经湘赣两省边界的漉水,就改称为渌水了。
《水经注•漉水》中的“安成乡”,实由安成县转名而来。《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等史料有记。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于今安福县平都镇,置安成郡,安成县从庐陵郡来属之。西晋太康元年(280),原长沙郡安成县,只剩安成乡名,归属萍乡县(267年析宜春县域置县)辖。文中“翁陵山”,经考属今江西省萍乡市与宜春市交界处,属宜春市水江乡杨岐山千拉岭南麓大塘西北侧山坳。在沧下入萍乡市,西流经萍乡市湘东区与醴陵市交界处金鱼石,入醴陵境,经枧头洲乡至境内双河口,汇合澄潭江,始称渌水,全长168.8公里,在醴陵境内63.73公里。清《湖南全省舆图说》:“渌水源出江西袁州府萍乡县安陵山。”清末《江西通志》:“萍乡水,发源于杨岐山,东流转西四十里到县,又九十里入湖广醴陵县,出渌口入湘。”又云:“杨岐山上,有渌水洞,杨岐山当即翁陵山,古今异名尔。”安、翁音近,安陵山即翁陵山,亦即杨岐山。
由此观之,《水经注》,不废《水经》之言、《荆州记》之说,并认定渌水(漉水)源头在萍乡县安成乡的翁陵山(安陵山、杨岐山)。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南梁时,源于漉水的“漉浦”,改称“渌口”,因地处渌水与湘江汇入处,历为醴陵、建宁县的水陆要津、重要聚落物质集散重镇,其名声日隆,不亚于县治之繁华。明清代已成醴陵县最大农村集镇、集市,商业繁盛,胜于各乡。1965年,株洲县置县后,历为县治,今更显繁兴。2008年渌口集镇区达6.8平方公里。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深厚,水陆交通便捷,为中原、两湖通往广东沿海之咽喉,历为湘东门户,又近距江南工业重镇株洲市城区中心仅14公里,今渌口开发区成为湖南省省级开发区,发展空间巨大,成为湘东重镇。现各项规划与株洲市相接,不久,有可能融入株洲市区。

注引:

[1]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
[2]彭雪开:《醴陵地名源流考释》,《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3]《株洲县志》,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页。
[4]裴淮昌:《湖南古今地名辞典》,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5]《株洲县志•大事记》,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6]《现代汉语大词典》,商务印务馆2005年版,第889页。
[7]《中国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9页。
[8]《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6页。
[9]《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777页。
[10]《醴陵市志》,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148、86页。


(责任编辑:黄声波)



相关文章
2012-04-27 08:31:58
2018-12-27 17:38:36
2015-10-15 17:14:40
2015-10-15 17:04:27
2015-10-15 17:03:39
2015-10-15 17:03:03
2012-02-02 14:23:59
2012-02-02 14:23:28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