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地名文化 >> 炎 陵 地 名 源 流 考 >> 阅读

炎 陵 地 名 源 流 考

2014-02-14 09:51:30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247

                                      文/彭雪开


    炎陵县,原名酃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炎陵县》记:“1994年以境内有名胜炎帝陵更名炎陵县。”[1]2009年《湖南地名志》及其它地志、史料,皆从此说。
    酃县得名,历有三说:一说明嘉靖《衡州府志》谓“取古酃县(汉酃县)为名。”二说清乾隆《酃县志》谓:县城有酃泉,因而得名。三说因酃湖得名。[1]三说之中,何者为准,至今难以定论。
    然而,明嘉靖《衡州府志》的说法,是有依据的。共和国《酃县志•隶属》:“宋嘉定四年(1211),湖南安抚使曹彦约平定黑风洞(今桂东县境)农民起义后,为加强对边远山区的控制,上奏朝廷,析茶陵军康乐、霞阳、常平三乡置酃县,以汉酃县(境域在今衡南县境和衡阳市东区一带)之名名之,仍隶茶陵军,县治设霞阳镇。”[2]省、市有关地志,也多从此说。[3]酃县为移借地名,可以肯定。
    南宋酃县设置后,霞阳镇为县治。共和国《酃县志》记:城中有泉井,曰龙王井,又名酃醁泉(简称酃井),位于县城东街,相传中村龙潭九条龙,乘洪水至县城,最小一条龙失群,为城东回龙山所阻,遂回头从地里奋力穿出至衡阳酃湖。于是便有这口与酃湖相通的水井。泉水清洌甘甜,冬温夏凉,酿酒、泡茶皆佳。[2]473这是后人依此传说,附和县以酃泉得名的依据。其实,龙王井的传说中,已寓意“龙王井”与汉酃县,有渊源关系。这恰恰证明,酃县是“取古酃县为名。”
    至于以酃湖得县名,是采《水经注》之说。不过,这是汉酃县得名的依据,并非酃县得名依据。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始置汉酃县,属长沙国。后属长沙郡。共和国《衡阳县志•沿革》:“汉献帝建安初(196~200)析蒸阳县、酃县的部分属地置临蒸县,属零陵郡。三国时,蒸阳、重安、临蒸属衡阳郡。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6),酃县(古酃县)并入临蒸县,属湘东郡;蒸阳县并入重安县,属衡阳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并临蒸、重安、新城三县,始置衡阳县。”[4]共和国《辞海》:古酃县“汉县名,其地在今湖南衡阳县。”[5]这说明汉酃县置县,有598年的历史。郦道元(472~527)《水经注》言“酃县”,当指汉酃县无疑。
    汉酃县,何以名之。《水经注•耒水》云:“县东有酃湖可酿酒,故名。”《后汉书•郡国志四》:“长沙郡酃县。”刘昭注:“《荆州记》云:‘有酃湖,周迥三里。取湖水为酒,酒极甘美。’”《六书古文•工事二》:“汉长沙郡有酃县,今为衡州衡阳县。有酃湖,其水为酒而美。”清洪吉亮《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湖南布政使•长沙府》:“酃湖在县(酃县)东,水可酿酒名酃绿酒……今作零湖,与耒水通,可溉田百亩。”由此可见,酃湖产美酒。南朝郭仲产《湘州记》记“酃县东有酃湖,周二十里,深八尺,湛然绿色,土人取此水以酿酒,其味醇美,所谓酃酒。”西晋太康元年(280),晋平吴,曾荐此酒于太庙。张载曾作《酃酒赋》[1]由此得知,汉酃县以“酃湖”得名,并产酃酒。
    酃湖,又何以名之。从语源学角度考正,可得真谛。酃,《说文》:“酃,长沙县,从邑,霝声。”段玉裁注:“酃,今湖南衡州府治衡阳县府东二十五里有故酃县城是也。”《汉书•地理志》:“(舂水)北至酃入湖。”《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近者破樊本屯,救酃。”很显然以上所言,当是指“酃”为县域行政地名。那么何谓“酃”?其实《说文》已从字的本义上,作了说明。循着这一思路,关键是破解“酃”和“邑”两字的本义了。
    酃,字出甲骨文,字形从雨从三个口或两个口,字义指大雨点,会大雨之意。[6]实为霖字本义。或象大冰雹之意,[7]《说文》:“霖,雨三日已往。”因此,霝字本义为大雨,后也指冰雹。《左传》隐公九年:“大雨霖之以震。”即为大雨大雷之意。经传将霝字释为大雨之义,也释义为雨雷、冰雹之义。然而《说文》训霝为“雨 也。”这是值得商榷的。 ,《说文》:“ ,雨零也。从雨各声。”段玉裁注:“此下雨本字,今则落行而 废矣。”本义是落雨之意。《广雅•释诂二》:“ ,堕也。”钱大昭疏义:“ 者雨之堕。”《玉篇•雨部》:“ ,雨 也。或从落。”由此可见,这些释义,皆受《说文》影响。
其实,雨从字形结构与音义角度看,本身就有下落之意。雨,在甲骨文中。字形象雨点自天而落之形,“一”表天,上部雨点渐与“一”连,而为雨点下落之状。《说文》:“雨,水从云下也。一象天。”这是对的,但又云:“象雲,水霝其间也。”则无据,因“一”象天,不象雲状。由此看出《说文》对“ ”字的释义,是同义反复。后人释诂者,也多将错就错矣。 ,实为地名。甲骨文中有“在师 ”(在军队驻地)的意思。这里 指的是地名。
    霝,释为大雨之意,固然没错。但我认为更富有多重含义。一是含有大雨中有冰雹之意。雹,在甲骨文中从 雨从三个菱形口字,字形象下雹子之状,与雨相联,其中三个菱形口字,含有夹锐撞击空间地面之意。甲骨文卜辞中记载的雹子与现代记载,大体差不多。如“丝雹唯灾”即是。二是含有雷电闪鸣之意。我们可以将霝字与靁字,作一比较。靁,《说文•雨部》:“靁,古文靁(雷)。”《玉篇•雨部》:靁,雷的古文。《广韵•灰韵》:“雷,《说文》作‘靁’云:‘阴阳薄动,靁雨生万物也。’这说明霝字与靁字,有渊源关系。前者是言落大雨时,有时有雷电闪耀之状,后者是专指在落雨时有巨大的炸裂声与闪电之状。古人对可闻可见的雷雨声,惊恐莫明,遂有崇拜。段玉裁引注《广韵》释霝雨为神雨、善雨。这说明霝字靁字,在一定状态下,可以相通,因“靁雨可生万物也。”说到雷字,高鸿晋《字例》认为:“故古文雷字必因电字。”雷之为物可闻不可见,电之为物,可见而不可闻,见闻相生,雷电实一物之两种属性而已。[8]实际上甲骨文中雷字复杂结构中,均作申,申即电,电相击而有雷声,故以电之闪光表示雷之特性,又以字形结构中的实点和小园点表示雷声。金文中靁已作图雷之状。至小篆文中则变为靁。《说文》认为:“从雨,象回转形。……回,靁声也。”《论衡•雷虚篇》:“盛夏之时,雷电迅疾。”又云“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因此,雷有炸裂之声,电有闪耀之形,雷电不可分。
    从雷电二字释义中,可略得知,霝字可释义为大雨中有雷声滚动,“累累如连鼓之形”,有电光闪耀之意。并非只有“大雨释义”。有时亦指大雨中夹杂裹冰雹之意。其后人也多如此释义,如明赵弼《太白酒楼赋》:“涛霝波雪,鼖注吕梁。”鼖,《说文》谓八尺两面的大军鼓,此喻雷声。说的就是今山西省吕梁山区一带,大雨大雪,雷电混合之状。
    邑,在甲骨文中,字形之上口,象城廓之形。据考古挖掘,夏商故城遗址多呈方形,口字下面字形结构象人跪形。故甲骨文邑,象人聚居之所。金文邑字形,皆象人聚居在方形或方圆形的城堡中的意思。《说文》:“邑,国也。从口从卩。”后人释其义,表示人所聚居之城邑,亦说为人名。凡都城皆可称邑。《说文》收邑部首字184个,绝大部分都与都城、城堡有关,或为乡邑,或为县邑,或为国邑(国都)。如“邦”字,即指村候的国都;“郝”字,为乡邑。[9] “鄗”字,为县名亦为县邑;非此,亦指人口密切的聚落,实指村邑。
    但卜辞中无都字,却有邑字,邑字中已有西邑、唐邑、二十邑等称谓。[7]可见夏商时,都邑较多。段玉裁注:“《左传》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敞邑。古国邑通称。”朱骏声通训定声:“《书》‘西邑夏’、‘天邑商’、‘大邑周’,皆谓国。”郭璞注:“邑,国都也。”实际上郭只言其一,未言其二。上古人言邑者,有村、乡、县、国邑之称,非只言国邑。[10]至秦汉时,有县侯国之封爵。郭璞注“邑”,也应包括这一类。夏商之国邑,是言侯国之都域。至周代邑多指无先君宗庙的都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这时“都”与“邑”,才有区别了。《周礼•地官•里 》:“掌比其邑之众寡。”《辞名•释州国》:“邑,犹俋也。邑人聚会之称也。”郑玄注:“邑,犹里也。”贾公彦疏:“邑是人所居之处。里又训为居,故云邑犹里也。”这说明周朝以后,凡有人聚居的地方,皆可称邑。实际上指的村(里)、乡邑之类。有时亦指方国的国都了。《国语•齐语》:“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司即指地方掌管政事的官员。这是指乡村行政官员驻地为邑了。《管子•乘马》:“五聚命之为某乡,四乡命之为方,官制也,官成而立邑。”这是指方国驻地为邑了。
    综上所述,霝字可释义:一为大雨中有雷声滚动,电光闪耀之意;二为大雨中夹裹着冰雹,并伴随雷鸣闪电之意。邑字可释为有人聚居的村、乡、县、国之都城之意。霝与邑相合为酃字,即为《说文》所释义“酃,长沙县,从邑,霝声。”段玉裁注“酃”为酃县都城也。这是对的。
    按《水经注》的说法,酃县以“酃湖”得名。湖,《说文》:“湖,大陂也。从水,胡声。”《广雅•释地》:“湖,池也。”《禹贡》:“震泽厎定”孔傅:“震泽,吴南大湖名。”孔颖达疏:“大泽蓄水,南方名之,曰湖。”这是湖之本义。今释义为“四周是陆地的大片水域。”[11]按《水经注》之说:“县东有酃湖可酿酒,故名。”因酃县都城旁有湖可酿酒,故名酃湖。因以名县,也是说得通的。
    然而,酃湖最早应为自然村邑之名,后逐渐形成区域地名,最后才形成行政区划乡邑之名,得名当在秦代以前。至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酃县,因县邑驻“酃”邑这个地方,故以此名县。从此酃县载入国史。《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下》:“南平,耒阳,舂山,舂水所出,北至酃入湖,过郡二,行七百八十里。莽曰南平。”又云:“攸、酃、丞阳、湘南,《禹贡》衡山在东南,荆州山。”《资治通鉴•卷一六四》:“陆纳袭击衡州刺史丁道贵于渌口。”注:“衡州,治衡阳县。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绿色,取以酿酒。甘美,谓之酃渌。渌口即酃湖口也。”[12]以上文中酃与湖,并非联称,而是单指。说明酃县县城,离酃湖有一段距离。段玉裁注“酃,”亦持此说。《汉书•地理志》:“(舂水)北至酃入湖。”亦是此意。因此,酃县以酃湖得名,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至于《水经注•耒水》:“酃县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居民,彼人资以给酿酒甚美,谓之酃酒。岁常贡之”之说,与西汉酃县得名,无多大关联。因酃酒与醴酒(今醴陵市渌水流域)所产美酒,世称酃渌酒,产于晋统一中国之际。《晋书》:太康元年(280)五月丁卯,荐酃渌酒于太庙。《湘州记》:“衡阳县东有酃湖,酿酒醇美,所谓酃酒。晋平吴,始荐于酃酒于庙也。”《晋书》:太康元年(280)五月,其时发生了“晋平吴”大事件,其时醴陵县与衡阳县的官员们,分别进献酃酒与渌酒(醴酒),祀太庙,庆吉祥。这就是后世所称的“酃渌酒。”[13]
    汉(古)酃县,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县后,至东晋太元二十年(396),并入临蒸县,自此后,汉酃县国史无载。直到南宋嘉定四年(1211)析茶陵县康乐、霞阳、常平三乡置酃县,属衡州。酃县又复载于国史,但已非昔日汉酃县,而是南宋另一县域,为移借地名。《大清一统志衡州府》:“宋嘉定四年析置酃县,属茶陵军。元属衡州路,明属衡州府,本朝因之。”这时的酃县已与汉酃县,不可同语。
    酃县设置时,为何借古酃县为名?史无记载。我认为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借“古酃县”美名是主因。两宋之交王观国《学林新编•扬》:“古人建立州县,或由山名,或因水名,或因事迹而为之名。非此三者,而以意创立,则取美名。”酃县是以酃邑(自然乡邑)得名,并非以酃湖产美酒而得名。但自《水经注》:“县东有酃湖可酿酒,故名。”之说产生后,成了不可置否的定论,加之“酃酒”尝贡太庙,由此可谓美名传遍天下。故酃县设置时,便以汉酃县为名,“则取美名。”二是平衡折衷的产物。南宋茶陵县,属茶陵军。其时据宋《舆地纪胜•卷63》记载:茶陵军境划分为西阳、睦亲、茶陵、衷鹄、康乐、霞阳、常平7个乡和永安(今高陇)、茶陵(今城关)、霞阳(今酃县城关)、船场(未考)4镇。[14]酃县设置后,取县名,应是茶陵军行政长官的第一件大事。因酃县是划“茶乡之尾”康乐、霞阳、常平三乡域为县,境内无名山名水,有炎帝陵又怕犯讳,取其中任何一乡为县名,都不妥,朝廷只好听从湖南安抚使曹彦约的建议:“以汉酃县之名名之”。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对的。致使酃县立县后,历经773年的历史未改县名。
    1994年因境内有炎帝名胜,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酃县更名为炎陵县,县治仍驻霞阳镇。发生更名的依据,不外是如下几种:一是炎帝陵墓在西汉时,就葬在县境内鹿原陂西侧(今鹿原镇鹿原陂),西汉未,战乱连绵,有人担心掘坟,曾一度将其填平。晋代陵墓恢复。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有炎帝“葬长沙”的记载。宋罗泌《路史》,虽不为史家所重,但在著作中,却明指“炎帝神农氏都于陈,盖宇长沙,是为长沙(湖南),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二是历为国祭名胜。有关史料记:宋初,有人谏太祖奉炎帝为感生帝,遂于乾德五年(967)遣使遍访炎陵,终在鹿原陂觅得。当年修葺,置5户守陵,禁在坟山樵牧。自此后,历代王朝均在炎陵设户守视。历代无论官方或民间,多有人奉祀,遂为名胜。后晋时,朝廷派春官尚书欧阳林启赴炎帝陵领祭。宋代规定三岁一祀。元、明、清,都有朝廷大型祭祀。其中明代大祭,有史可查者15次;清代大祭,有史可查者38次。[15]三是顺从民意。炎帝陵民间习称“天子坟”。历代民间多在除夕、清明节祭祀,有时也随时拜祭。据《史记》等典籍及有关史料记:炎帝神农氏对中华民族的起始发展,贡献巨大。相传一曰制耒耜,教民耕稼;二曰尝百草,开医药先河;三曰立市为集,首辟市场;四曰治麻为布,教民着衣帛;五曰作五弘琴,以乐百姓;六曰剡木为弓,以威天下;七是作陶器,改善生活等等。对于这样一位传说与黄帝并称的中华民族始祖人物,无论官方、民间皆极为崇拜。中华儿女为纪念始祖,早有人提议将酃县改称炎陵县,事实上民国26年(1937),酃县政府已设置炎陵乡,以炎帝陵为名。共和国中央政府顺从民意,便有改名之举。四是将始祖皇陵改为县名,已有先例。在封建专制时代,尽管皇陵显赫,然而清代以前,无一县因皇陵而名。《学林新编•名讳》:“夏商无所讳,讳自周始,然而不酷讳也……,秦汉以来始酷讳矣。”东汉应劭注《汉书》,就涉及到避讳地名多处。辛亥革命后,帝制推翻,民国始立,西风东渐,地名命名,也无避忌了。民国33年(1944)4月,因轩辕帝黄帝陵所在,逐将汉为翟道县,后秦设置的中部县,改名为黄陵县。共和国1994年4月,因炎帝陵寝所在,逐将南宋嘉定四年(1211)设置的湖南酃县,改为炎陵县。这深得炎黄子孙的拥戴。[16]
    汉酃县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前年)设置后,历598年并入临蒸县(今衡阳市衡阳县)而消失。直至南宋嘉定四年(1211)置酃县,以古酃县名之,为移借地名。后历773年又为炎陵县取代,至此才实现今炎陵县域地名,或因山名,或因水名,或因事迹而名,除此外则取美名的愿望。可见县域地名,随历史流变。历史上也多有先例。[17]今炎陵县因境内有中华民族始祖炎帝陵而得名,必将永记于史籍。

注引:
[1]《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炎陵县》,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6、3308页。
[2]《酃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第35页。
[3]《湖南古今地名辞典》,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第89页。
[4]《衡阳县志》,衡阳县志编纂委员会2007编纂,第29页。
[5]《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456页。
[6]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4页。
[7]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89、216页。
[8]陈立人:《酃字考》,《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5年1期。.
[9]李恩江,贾玉民:《说文解字译述》,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2~586页。
[10]《古代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854页。
[11]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大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51页。
[12]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六四》,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094页。
[13]房玄龄:《晋书•帝纪第三》,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7页。
[14]《茶陵县志•区划》,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33页。
[15]《酃县志•炎帝陵》,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第443页。
[16]彭雪开:《茶陵地名源流考》,《湘东文化》2012年1期。
[17]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
(责任编辑:黄声波)
相关文章
2012-02-02 14:23:59
2012-02-02 14:23:28
2012-02-02 14:22:06
2014-08-10 09:30:54
2014-08-10 09:30:02
2019-10-30 10:57:16
2017-07-11 19:38:51
2019-10-30 10:56:18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