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地名文化 >> 堂市山水漫谈 >> 阅读

堂市山水漫谈

2017-07-11 17:43:42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240
文/李栗山
  我的故乡堂市,在株洲县湘江西岸,清末民初属湘潭县东四区旧十六都,民国二十三年属韶华乡,民国三十二年至三十六年属龙华乡。解放后的1951年属21区堂市乡、迎春乡和22区楼下乡,1959年属株洲市郊区五星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堂市人民公社。堂市作为乡级区划名只有65年时间,乡境原也不大,后来堂市乡、迎春乡、楼下乡合并为新的堂市乡,乡境范围才稳定下来。据说因曾有“吉氏祠堂”,又江边有集市,遂“堂”“市”连缀而得名。现在堂市和王十万合并为龙船镇,因境内有龙船港,故名。
  堂市的水,印象最深的自然是湘江了。从龙船港顺江而下,经楼下、矶头、堂市、排塘、土城、黄竹、大庙前等村,便与三门的湖田村交界。20世纪80年代末,爷爷带我走亲戚,在堂市渡口坐机帆船逆流而上,那是我第一次见识湘江。从小没见过世面的我,在船头扶紧船沿,欢喜用手去泼弄江水,又爬上舱顶张望,江面凉风四起,视野开阔,听着马达的轰鸣声,看着大江两岸连绵的群山,我终于看到了小村外面的世界。1989年,我们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老师要结婚了,几个班干部一商量,胆大的提议到对河的淦田镇去买礼物。我们仍从堂市渡口上船,这一次坐横渡,也是第一次过湘江,第一次去淦田,第一次看见火车。虽小小年纪,一双双新奇的目光却从那一刻打开了。
  从小认得堂市的“名山”是谭公岭(一名谭爺岭,又作谭耶岭),我们从小学到初中,每年都要到山上野炊,留下了很多欢乐。此山山势高耸,上有谭公庙,题有“望衡”二字,据说在天气晴朗之时能望见衡山。寺旁前后有两口古井,在山巅而经年不涸,甚是传奇,相传这与谭公真人有关。饱读旧书的爷爷曾说,谭公真人是唐僖宗时一个叫谭元(音)的道人,能作法降雨,曾屡屡为本地民众降雨除旱,功德无量,于是得道成仙,后人便建庙供奉,凡求雨之事,颇多灵验,山亦由此得名。但光绪刊《湘潭县志》却说“谭耶,康熙中攸人也”,会作术降雨,“故建祠祀之,尊曰耶(爺)”,“每有祷请,称仙公或时不应,呼耶立效。”可见民间传说的版本总会不一样,但谭公真人会作法降雨、诚则灵验的说法却大抵相同。株洲县龙门镇(原太湖乡)有谭公殿,旧湘潭县八都有谭公祠,供奉的都是谭公真人。破“四旧”时,谭公庙被毁,后由当地村民筹资重建,遗憾的是没有很好地规划设计,所以建筑颇为粗糙。原庙只剩一碑,上书“光绪戊戌冬月重建,谭真人神座,湘潭合邑绅民公立”,可见原谭公庙也是重建后的,谭公庙初建时间更为久远。不论老庙还是新庙,一直香火旺盛,可打卦解签,庙内挂满了信拜人士赠的锦旗。现在有附近村民守庙,每天都开庙门,每逢初一十五,很多人前来上香,山下又新修了公路直达谭公岭,游客也渐渐多了起来。
  谭公岭附近还有一座枞木岭,略高于谭公岭。山上多生枞木,又多油茶树,山巅有几块巨石,不知从何而来。民间传说谭公岭曾和枞木岭白天比长高,谭公岭日长8尺,枞木岭日长1丈,谭公岭很不服气,就夜间偷偷地长高,因为长得太高了,结果被雷公老爷一锤削去山顶,于是谭公岭比枞木岭还矮一些了。我们爬陡坡上谭公岭山巅,身后是一开阔平地,左边还有一方凹陷的山塘,我想这就是被雷公削了山顶所致吧。枞木岭下多文姓人家,我原来的小学同学,很多就住在枞木岭下,现在大家各奔生活,都难得见上一面了。
  枞木岭下有一条小溪,叫迎春水,这是我小时认得的第一条“名水”,村以水名,原来的迎春乡也由此得名。水上有桥,名迎春桥。迎春村多宋姓人家,桥也是他们修的。光绪《湘潭县志》载:“迎春桥有二,一宋海闻造,妻李氏重修,嘉庆年宋铭剑、铭则等续修;李氏又造桥上流,为上迎春桥。”迎春村有集市,每逢阴历尾数三、八赶场,前来做生意的人很多,穿过两山之间的公路两侧都摆满了摊位,迎春水从上而下,在田垅中蜿蜒穿行,公路之上就是上迎春桥,原为清代石拱桥,长宽各约2米,今已不存。迎春水的下游名城背水,过城背村。城背水中原多产菱藕芡实,我姨父家就在城背村,每年我们都去坝中采摘芡实。芡实长在静水流深的弯曲塘坝里,其叶似心形,铺在水面,仿如睡莲,茎叶上长满了小刺。花苞开后呈红紫色,果实外面遍布小刺。我们将芡实采摘回来,煮熟了,除去外壳便一顿生吃。小时家贫,没有零食,大自然便恩赐给我们无数的童年美味,芡实便是其中之一。现在受农药化肥的影响,野生芡实早已不见踪影,只有城背水仍静静地流淌,流入三门境内,由文家港汇入湘江。
  小时我最喜欢去外婆家玩,外婆住大垅村,附近有大岭,我们走大路去,大岭是必经之地。大岭在大垅、金华、板塘三村交界处,是堂市境内海拔最高的山(绝对高度)。大字上古音读太(太为后起之字),附近村民都喊太岭,岭以大名,可见与周边小岭相比,这山要高多了。大岭下有易家湾,多易姓人家。最近,据株洲县文物部门考证,此山曾在民国期间活跃着一支抗日游击队,由民间自发组织成立,游击队司令林芝云黄埔军校毕业,曾任国民党将领,后解甲归田,是堂市当地人。这个名字我印象深刻,记得小时爷爷给我们讲过,说林芝云曾杀过日本人云云,具体情形却记不得了。现在山上发现有“人”字形战壕,当地村民说,以前战壕有一人深,现在仅40厘米左右,小时候他们在战壕里玩耍,曾捡到子弹、炮筒,可惜都遗失了,幸好还能留下这个战壕,成为株洲民间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力见证。大岭附近还有一座高岭,虽地势略低,却比大岭还是要高一些(相对高度)。
  光绪刊《湘潭县志》载:“有水自大岭西、杨子坳东南流,注俱入于湘,谓之双港口,通谓之龙船港也,凡三十里。”龙船港是旧湘潭县十六都萧清选、李郁文、李文昌、石荣湘、李宗国、谢擎添、李甚朝等人先后捐修的,有田28亩以作资费。龙船港有石路,“约三里许,李姓修”。可见龙船港水陆路交通都很畅通,旧时因湘江航运便利,此地商业很发达,有龙船港集市远近闻名,堂市境内各地百姓都来此摆摊赶场,龙船港因而成为株洲境内湘江两岸几大港口之一。小时我经常跟外婆一起,从大垅到这里来赶场。贸易品从农业用具、牲畜水产、服装布匹、茶叶瓷器,到针线剪刀、蔬菜水果、柴米油盐,应有尽有。我最关心的还是糖果、麻花等零食,不用纠缠,外婆每次都会给我买上一些,我就欢天喜地跟着外婆往回赶,两脚仿佛充满了无限的力量。龙船港周边一带有李姓旺族,去年已八修族谱,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当地曾建有李氏宗庙,现在又成立了龙船港传统文化促进会,旨在组织民间文化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我家在堂市中部,附近有太和塘,水面约100余亩。小时我们经常到塘里游泳,从塘头到塘尾游上一圈,定要筋疲力尽。塘水很深,有一年终于干塘了,我们趁着还有一点水,都跑去塘里抓鱼,多是鲫鱼,大人比我们厉害,用柴篓罩鱼,就能抓到草鱼、青鱼之类。太和塘的水沿垅中渠坝流下,过成家豅,叫成豅水,附近多李姓人家,却不见一户姓成的。成家豅上半里左右有栗山屋场,多肖姓人家,原从城背迁入。栗山屋场过垅斜对面有江西屋场,为邓姓人家,从三门黄田迁入,屋场据说是江西人所造,故名。成豅水向东北流至大水田,就到了谭公岭下。
  太和塘附近又有上山塘,水面约20多亩。此塘虽小,却是堂市境内一支重要水流的发源地。光绪刊《湘潭县志》载:“上山塘水,出而东南流迳谭耶岭,左得成豅水,右得泥冲水,而北流为黄竹港。”上山塘水在谭公岭下与成豅水、泥冲水汇流而北,经过黄竹村,就是黄竹水了。1995年我参加工作,第一站就在黄竹小学,任教六年级语文。每周日的下午,我沿着成豅水旁的小路经太水田,就到了黄竹水左边笔直的村道,大约五里到黄竹桥。桥长14米、宽2米,据说是清代建造,原桥已不可寻,现在是水泥建造的拱桥。过了黄竹桥就是黄竹小学,我在那里任教一年。奇巧的是,我爷爷教书最后一站也是黄竹小学,看来我传承爷爷的衣钵当个教书匠,是早已注定的事了。黄竹村多林姓人家,学校对面有廖家湾隔垅相望,多廖姓人家。黄竹水流经10余里,注入湘江。我曾沿流而下走过一次,下游水面并不很宽,叫港也是恰当的。湘江中原有昭陵滩,水流湍急,状同三峡,后来疏浚河道,昭陵滩便不复存在了。我曾从黄竹过大庙前到湘江边,乘渡船到对岸的昭陵老街上赶场,一望江中,哪儿还有半点的险滩恶浪?
  现在离开堂市十多年了,心中却无时不在想念,我把它装进我的心中、梦里,却感觉更加熟悉、更加亲切。我想,哪天若有时间了,一定回堂市去四处走走,重读山水,重温人情。
(责任编辑:黄声波)
相关文章
2018-01-29 21:52:36
2017-07-13 10:46:14
2017-07-13 10:45:16
2019-10-30 10:58:03
2017-07-11 19:40:03
2019-10-30 10:56:47
2017-07-11 19:33:23
2019-10-30 10:55:42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