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安铺村位于醴陵市仙霞镇,北端和株洲县姚家坝乡(原属醴陵,1959年划出)的南田桥村、沈家桥村接界,距城区约22.5公里。全村人口2096人,耕地面积1700余亩,主产水稻,是重要产粮区域之一。地貌属海拔60-170米的低岗丘陵地带,是罗霄山系分支九岭山脉从浏阳向这里延伸的下降余脉。最高点为村北部的狮形岭,高170米。省馆珍藏著名文物商代青铜象尊,即在此山出土。
清安铺历史上素以驿道“四达交汇”而著称。驿道俗称“官路”,始于秦代建筑之“驰道”,以后历朝沿袭规模不一。宋元之际,醴陵驿制渐趋完备。南宋于县城设“县前驿”,位于“县治之右”。著名诗人范成大过醴陵曾作《咏醴陵驿》一诗,其中有句云:“渌水桥边县,门前柳已黄。”证明那时馆驿、县治及“渌水桥”均距隔不远。
元顺帝元统元年①(1333),各地奉诏令设立急递铺,专为官方传递文书。清安铺即为醴陵县城总铺下设的18分铺之一。东北至浏阳支线有王仙、明兰(南桥)两铺,全程70里;往东通江西为主干线有傅冲、插岭关(即老关)两铺,全程30里;主线往西北至省城长沙,有袁牌(即源门铺)、板杉、东冲、清安、梢岗(今属株洲姚家坝)、双牌(原属湘潭,和醴陵交界)六铺,全程60里;南往攸县茶陵支线,有龙山、泗汾、横岭等六铺,全程60里。另从清安铺主线折西南分支,跨“渌安桥”,有关王庙、渌口司两铺(原均属醴陵,1959年划归株洲),全程50里。以上每铺配马2匹,驻铺卒3或6人不等,皆腰束革带,悬铃持枪,按限定时日向各铺依次传递。民国时始撤停。
驿道由官府依时拨款维修。其路面一般宽在2米左右,道心纵横铺列采自长沙丁字湾的条形麻石,2或3行不等,每块石料长约1米,宽约0.4米。劈山过岭,遇河搭桥,工程巨大,民力耗费甚多辛。漫漫长途,时见600里加急文书鸡毛飘动,马碲踏踏急如鼓点;“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天涯商旅,轿马奔驰,一串串驿铃清音悄然远逝,夕阳照古道余韵悠悠……
自近代轮轨交通,西风东渐,石板驿道遂成历史陈迹,且多不复存留。但它作为昨天的见证,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物资源。于是1999年冬,清安铺村委会发出倡议,号召村民捐款集资整修古道。共筹款4万余元,全村参与清沟铺石,历时一月有余。由上铺直至铺街,长约一华里的麻石古道终于基本恢复原貌,和沿街一些刻意保留、门廊以砖柱承撑檐亭的民居平房与商铺,和谐相映,颇有古朴之风。见多了面貌单一的水泥大道,从这样的村街走过,你不由会脚步轻轻,心中涌上一种莫名的敬畏,引发思古之幽情。敬畏的是我们的祖先:那样坚毅、勤劳和纯朴。这是一种可贵的品性和血统,与脚下那些采自深山的浑厚石板,似乎都有某种神秘的联系。你会遥想起曾在这村街上人山人海、熙攘涌聚的庙会墟集:充斥着油盐谷米、夏布药材,农副特产、杂耍戏班,一切都很平淡,一切又显神奇。就像先人们生生世世都只盼祈着的“清吉平安”,“清安铺”的得名,就来自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4个字,它表达的是一种深刻的生命顿悟和珍惜。在物质文明充裕的今天,这种对文化血脉的回归和珍重,多么值得人去提倡。
清安铺以交通之利得风气之先,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就设立了新式小学堂;私立“兰谊中学”更享一时之誉成为醴陵三中前身,这里曾走出过不少名人:清明廉干官任知府的张邦柱,军功起家加授提督的张拔萃,讨袁护法有功于民国的刘昆涛(建藩),晚年思归曾出主闽政的刘建绪……也算得是人杰地灵。而今清明盛世,清安铺古道悠悠依稀犹在,它联结明天,也呼唤人们:回顾昨天,记住昨天。
注:①新版《民国县志》注原文“中统元年”曰:“应是元统元年”。因中统元年是1260年,为元世祖忽必烈年号,距南宋1279年灭亡近20年,湖南那时尚未入元朝统治版图,不可能奉令设递铺,元统元年是元顺帝年号,为1333年,时为元末,红巾军起义即将在全国风起云涌,急递铺之设乃为军事所必需。
(责任编辑:钟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