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名将陶侃戎马一生,屯兵广州时,每天晨起从室内举一百口砖至室外,日暮又将砖举回室内,天天坚持,成为习惯。自此,陶侃领军移营不管来到何处,都坚持做这项运动。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陶侃健身习武之法,全营士兵效仿。军队开拨到湖南衡山以北古岳峰(现株洲县古岳峰乡)境内。陶侃见这里山峦起伏,纵横迭障,山丘之下或沟壑或平川,或山塘或梯田,川中有一溪流,溪水清澈见底。山上树木繁茂,似天然屏障一般;溪岸青草萋萋,溪中水草悠悠。深谙军法的陶侃,决定在这里休整生息。
陶侃领军在这个山清水秀、空气新鲜、粮丰渔多的江南丘陵地屯军休整。虽然环境清幽舒适,军练仍如常不懈。
江西人笑湖南人住泥巴屋。陶侃来到这里无砖可举,士兵也觉得少了一个练身项目,感觉不太习惯。
一日,一个士兵搬来一块白石至演武场,举石过头,来回百米劲走,士兵一举,吸住了帅帐内陶侃,便走出帅帐,问在何处捡来这块白石,士兵如实说了。
于是陶侃吩咐属下去找,结果发现山坳之下、壑底之间白石垒垒,大小不等,形状不一。陶侃命士兵曰:“选二十斤以上者,搬至演武场。”不到三日,士兵搬运白石在演武场堆砌成墙。白石墙犹如白璧一般洁白无瑕,光亮奇目。陶侃在这里仍像往常一样,晨举百石于帐外,晚又举回帐内,士兵在刀、剑(箭)、枪、棒演练之外,举石在演武场或劲走,或奔跑。
一日傍晚,太阳落在西山肩上,山峦倒影压向平川,陶侃来到川中溪边,沿溪而走。他走到一座木桥旁,见这木桥桥中井字型立木支起,三块跳板连接东西两岸,大桥年久失修,桥身中露出腐朽的窟窿。
陶侃转身继续往前走,行不到百米,只听得“啪”地一声。陶侃回身一望,发现木桥上一壮汉倒在桥上,一手紧扣桥板才没有摔下溪去。壮汉一手扶住一只装满稻谷的箩,口里连呼“呵嗬,呵嗬,”眼睛直盯着溪中的另一只谷箩,眼见倒入溪中金黄的稻谷,渐渐被溪水冲散。
陶侃急步走到桥上,先帮壮汉把谷箩移到桥板中间,边扶壮汉,边问:“壮士没跌着哪里吧?”壮汉没有答话,低头看裤子被桥板断面撕开了一绺,腿露出来,显出一绺紫红的伤痕,好在没流出血来。
陶侃与壮汉交谈中得知,这壮年男子,家有父母双亲加一个80多岁的奶奶,未成年儿女4个,正闹青黄不接,好不容易借了一石谷子度荒,不幸桥断谷倒。他哀声叹气,显出十分悲苦的神态。陶侃帮他把一箩谷移到岸边。
壮年汉子下到溪中,捞起掉下的谷箩扁担,上岸把剩下的一箩谷分成两个半箩,担起箩筐,跛着腿,一步一步地挪着往家赶。陶侃望着壮汉消失的背景,又回头细细查看断桥,回到军帐之内,还在回味断桥的情景。
第二天晨练,陶侃从帐内举石至桥边,回转后集合队伍,向士兵说:“烦请各位壮士,举石垒放木桥边,有能砌者,自动垒砌桥墩。”士兵听后,个个响应。
一时间,木桥旁热闹起来,溪中围堰导水的,修整溪岸的,敲打石头的,堆砌码石的,举石往来的,人潮滚滚,好不热闹,陶侃也穿梭其中。
不到5日,3个桥墩码砌而成,换上新树作为跳板。据载:陶侃造的白石桥,桥墩晶莹如白璧,三墩三孔,长10米,宽0.8米。陶侃垒桥完毕,有快马来报:苏峻谋反,京都(今南京)不保,重臣温峤、庚亮推陶侃为盟主,发兵击斩苏峻。
陶侃得报,起营朝南京进发,在平定苏峻叛乱中立了大功。元康帝将他升迁为侍郎,后升太尉、都督荆江等八州诸军事、领荆、江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史称陶侃“雄毅有权,明悟善断,从严治军,路不拾遗。”
每遇参佐僚属博弈戏谈,影响政事,便取其酒器赌具投之于江。他常说:“太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我辈,当惜分阴,岂可逸游嬉戏,生无益于时,死无益后;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劳身、立身行已的精神,被后人奉为楷模。
陶侃建白石桥,随后移军,东来西去之行人、车马于桥上通过,十分方便。当地人为念陶侃善举,纪其功德,又因白石桥墩犹如璧玉,冠以“白璧桥”美称,始自晋元康七年。
虽然陶侃建造的白璧古桥,已被1972年改建成公路桥,但是白璧桥这个闻名遐尔的地名将永远沿用下去,陶侃建白璧桥的故事将与这个地名永存。
(责任编辑:黄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