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忠诚
油茶,亦有茶子、木子、楂、山楂的别称,原为南方山间野生树种,现多为人工栽培。油茶籽含油率高,可用来榨取植物油。茶油用途广,既可以食用,又可作工业原料,在没有电的年代,点灯照明也离不开它。
20世纪30年代,德国学者瓦格勒在其著作《中国农书》介绍说“茶油树在东部的种植区域分布于南部湖南以及江西和广西的山地中,然主要的区域在北部的福建”。位于湘赣边界的湘东地区,油茶历来是一大特产,在各县的经济作物中,均占重要一席。历史上,油茶产业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炎陵、茶陵、攸县、醴陵均为产油大县,自清朝后期至解放初,各县输出量年度均在万担以上。醴陵市在民国年间“以瓷器为主要出口货,鞭炮、夏布、炉煤、谷米、蓝靛、土布次之,猪、茶油、陶器、药材又次之”①。炎陵县是一个山区县,山地面积大,茶油收入份额更大。有资料显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全县产茶油3.6万担,合1800吨,按当时全县12万人口计算,人均产茶油15公斤。
人们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油茶,当然这个利用,仅仅是将野生茶籽捣碎沥出油脂而已,这个过程相当长,据专家考证,我国油茶的栽培最早出现在元末明初。全面展示油茶的经济性能,具体记述其性状、用途、栽培、产地的农书出现在明代。成书于明初的《种树书》里提到的“九月移山茶”“十月收茶子”,首次记载了农民油茶生产过程。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写成于崇祯元年(1628年),比较全面记述了油茶。书中将油茶定名为“楂”,说“楂木生闽广江右山谷间,橡栗之属也……实如橡斗,斗无刺为异耳。斗中函子,或一或二或三四,甚似栗而壳甚薄。壳中仁皮色如榧,瓤肉亦如栗,味甚苦,而多膏油。江右闽广人,多用此油。燃灯甚明,胜于诸油,亦可食。楂在南中,为利甚广”。书中还记述了“种楂法”“作油法”以及茶油的药用功效。徐光启所称的“闽广江右”又是指哪些地方呢?“闽” 指的是福建省,“广”是指广东省和广西省,而“江右”属于历史上的一个地理概念,其地域大体包括现在的江西省大部、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即赣语分布的地区。
徐光启所称的“闽广江右”涵盖了湘东地区部分县市,是不是意味着在当时也有油茶生产呢?答案是肯定的!茶陵县于“元末明初始选油茶子留种”②,这应该是中国油茶生产最早的记录。不过,当时栽培的面积并不大,产量并不多。查湘东地区清代以前的方志,其食货或物产、特产栏目里均未列油茶一项。即使到清朝前期,志书中对油茶的描述也是一笔带过。《长沙府志(乾隆版)》在“桐油”的条目下,作为附注有“别有麻、茶、菜、棉等油”一语,足见当时的油茶相对于桐油来说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就当时而言,湘东地区的油茶生产远不及邻近的赣西地区。《永新县志(万历版)》就已经标记“木有松、柏、樟、楠、槐、柳、枫、桐、檀、椿、何(应为木荷)、柞、女贞、棕、白杨、乌桕、苦楝、茶子、皂荚,近山之阴植杉最茂,土人利之”。袁州府早在“弘治间(1488—1505年)岁办各色课钞”中就开征了“茶引油课钞”的税种③,说明当地的油茶产业在明代就已经具有一定规模,连榨茶油都得上税了。过去的袁州就是现在江西省的宜春,包括萍乡、铜鼓等邻近湘东地区的县份。
湘东地区大面积油茶栽培则是明末清初的事了,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受区域内油茶种植区以及赣西地区辐射的影响,一个产业的兴起总是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的。尽管当时没有专门的机构组织推广普及,但是辐射的作用不可忽视。其次是明代中叶开始出现的新农具,为人工种植油茶提供了便利。明代中期,随着手工业资本主义的萌芽,铁制农具较前期有了质的飞跃。不仅出现了一批新品种,工艺技术也有了新的提高。如锻工的淬火技术,有“入火淬健,即成刚劲”的效果,铁锄、铁鐝更为锋利耐用,有了利器,垦山开荒变得容易多了。第三则是受明末清初客家人大规模涌入湘东地区后所带动。《攸县志(同治版)》的记述很能说明这一问题,志书中说:“南山茶葩萼大,倍中州所产,结实如梨,大如拳,中有数核,如肥皂,子大,疑此油茶也。今攸东棚民栽种成林,树枝叶皆类山茶,秋末开白花,冬结实,次年霜降后收子,谓之木子,亦作木籽。爆裂压油,利较桐油更薄”。 客家人在迁徙到湘东地区后,经营的土地主要是山地,采用“非种桐茶,即种包谷”的生产模式。他们把闽广地区栽培油茶的生产习惯,带到这里并沿袭下来。如同红薯的种植一样,“攸邑客民种以代粮,近则土著之民尽种之”,客家人的示范作用同样推进了油茶产业的发展。
油茶的栽培,为挣扎在贫困线的农民带来一线新的生机,但是靠种植油茶增收,确非易事。油茶生产周期长,前期投入大,一般得五年之后才有果实收获,十年左右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山区县份交通不便,舟车不通,所产之油还得靠“卖油郎”肩挑人扛出山,到湘潭、长沙、江西、广东等地方去销售,扣除运输成本,所剩无几。如果遇上丰年,产品销售和价格又有问题。有一首《竹枝词》说“油寮水碓杉皮蓬,蓬下担油妇趁翁,今年木梓贱如土,六月六日天无风”,客家人称“茶油”为“木油” ,“木梓” 指的就是茶籽。原本指望增产了,能多点收入,不曾想产品价格跌了许多,犹如大暑天,气温本来就很高,加上无一丝凉风,使人更感觉无法忍受。这首《竹枝词》很能反映农民的窘态与无奈。
湘东地区迅速发展的油茶产业,使原本拥有油类霸主的桐油,很快让位于茶油。“油桐不过县亦有之,实不若山楂之盛也”。清朝后期,许多开明的知县开始重视产业的发展,引导农民种植诸如油茶之类的经济林。到民国时期,部分县还建立苗圃,繁殖优良油茶品种。农民有意识地选择品种,自觉推广新的技术,种植水平较以前提高许多。一批新的优良品种受到各种植户的欢迎,《醴陵县志(民国版)》记述:“茶球有大包子、珍珠子之别,县产为大包子,又有赣州包者,球色红,壳比大包子薄。输入未久,人争选用”。从“人争选用”足见当时油茶生产盛况之一斑。
建国初期,油茶生产又出现一个黄金发展期,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得山场,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不少地方政府对油茶生产在经济上进行扶植,垦复、种植油茶林给予不同标准的补贴,有力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但是,1958年以后出现的“大跃进”“大炼钢铁”以及行政上的瞎指挥,导致油茶生产急剧滑坡。之后虽有所恢复,但仍有曲折,以至于风光不再。“七十年代起,油茶林屡被毁弃开荒或挖蔸改种经济作物,茶油产量渐减”④。 据株洲市“六五”期间(1981年—1985年)森林资源清查,全市尚有油茶林面积221万亩。
作为传统产区,湘东地区为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经验,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茶陵、攸县所选育的两个油茶品种,曾经名噪一时,推广到全国各地。1974年,茶陵县林科所吴才智在严塘乡发现的“栓壳红山茶”,具有叶肥、花艳、果大、皮厚、含油量高的特点,既可作油茶栽培,亦可作为庭院的观赏植物。攸县境内原野生于上云桥江南坳、青塘一带的“野茶子”,1960年送省检验,为一种良好的食用油品种,后经中国林科院命名为“攸县油茶”,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被推广到全国18个省市,还远输到越南、尼泊尔等国家,至今仍为优质油茶的主推品种。
透过湘东地区油茶的栽培历史,足见我们前人的智慧与勤劳。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大自然也会毫不吝啬地把财富馈赠于人类。
注:
①《醴陵志(民国版)》
②《茶陵县志(1993年版)》
③《袁州府志》
④《酃县志(1994年版)》
(责任编辑:钟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