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民俗风情 >> 说茶陵州城,听风水故事 >> 阅读

说茶陵州城,听风水故事

2016-09-08 21:24:09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931
文/段立新

  建筑营造需讲究风水,这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文化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古人注重安居之地的小环境与其周边山川河流构建的大环境之间有机融合、和谐共生,以趋利避害的心理、理念在建筑领域中的曲折反映。
  茶陵南宋古城自绍定五年(1132年)建成之后,历经元、明、清数个朝代而一直为茶陵历史上的州(县)治及州(县)城所在地,茶陵民间俗称其为“茶陵州城”,它的选址布局,它的附属设施的增益变迁,无不遵循着古代风水理论,甚至,它附近的山体变化也被赋予了风水理论的含义。这些往事演绎成各种故事及民间传说,流传至今,成为茶陵历史上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
  金线吊葫芦:先天结穴得喝形
  清代赵廷栋总结历代风水理论,将其要诀概括为一句话:“一曰龙,龙要真;二曰穴,穴要的;三曰砂,砂要秀;四曰水,水要抱;五曰向,向要吉。”体现在建筑实践中,表现为古人在建筑选址上特别重视和讲究“觅龙”“察砂”,特别重视和讲究吉地必有水,特别重视和讲究建筑物的朝对方向。
  茶陵州城位居高大巍峨的云阳山之东,云阳山可视为它的“龙”及“穴”所在之地。茶陵州城西北有武功山拱护,东南有万洋山盘踞,中部、西部大小山岗起伏连绵,可视为它的“砂”;“龙”、“砂”有机聚合,形成了以云阳山为主,众多大小山脉山岗四面环护的“龙穴”集结之形。洣江河与文江自南而来,于州城西南汇集,然后,绕城北去,在它的东、南、北三个方向婉转回环,形成一个独特的葫芦形江水轮廓,绕于州城之外,这就是民间俗称的“金线吊葫芦”之形。对此,古人有诗描述“洣水南来西复东,北去婉转如环筒;恰似葫芦金线吊,茶州安在水晶宫(一作“茶王城在水晶宫”)。
  山环水绕,山水相生,龙脉集结不散,生气源源不绝,茶陵州城选址极得古代风水理论之妙,堪称一座风水古城。
  以形镇形:千载铁犀镇河妖
  茶陵州城城南,洣江之水曲折婉转,在南浦铁犀附近形成了一个弓形回水湾及百丈深潭,春汛时期,这里水泛成患,易遭水灾。河水夹带泥沙,沉积千载,在这里淤积成了一片小小的滩涂。所有这些,均为古人在其附近建城筑坝预设了一个难题。据历代《茶陵州志》等文献记载,早在唐代武德四年(621年),茶陵自湘潭县析出,恢复县置的时候,即在现在的茶陵州城附近建立了县治和县城,这就是茶陵历史上的唐代金州城。但是,当时的建城者并没有解决此地易遭水灾的先天隐患,使得当时的金州城最终毁于一场水灾。因此,圣历元年(698年)茶陵再一次恢复县置的时候,茶陵人便将县治及县城北移到今思聪乡大兴村城前组,县城袭用旧名,也叫金州城。此后,一直到南宋绍定四年之前,除开马楚政权存续期间的短短二十几年(927至951年之间)之外,茶陵的县治及县城始终在金州城。
  绍定四年到五年之间,刘子迈、赵希稷规划、建造茶陵州城。他们吸收唐代金州城毁于洪水的教训,一方面,集民间智慧,利用先在滩涂之地地底埋设松树、再在松树上筑基的方法,巧妙地解决了安基的难题,将新建的县城南城墙建在滩涂之上,另一方面,基于此地之所以易成水灾是潭底蛟龙作祟所致的认识,在犀牛能制水妖的观念指导下,“括铁数千斤”,铸造一头犀牛安放于潭边,期望能以犀牛压服的蛟龙,永绝水患而保城墙和州城久安。茶陵铁犀历经千载而不锈不朽,至今依然昂首安卧在州城之南的洣江河边,这是我国建城及铸造史上的一个奇迹。
  以形生形:狮口山地兴学校
  尊师重教是茶陵民间长盛不衰的风气。受这种风气影响,历史上的茶陵,民间乐于延师教育子弟,官府和民间家族乐于兴建书院培养人才,塾师勤于教书培育人才,学子勤于苦读成为人才,在晚唐至清末的数百年之间,茶陵先后出现了30多座书院,培养了两个状元、两个榜眼、一名会元、127个进士,成为名闻湖南的书院大县、进士大县。在这个过程中,茶陵地方乡绅和政府官员曾经因为官办学校的选址问题而有过别样的焦虑:如何选择一个“风水宝地”来兴建学宫,助推茶陵地方教育,使茶陵在科举选士的竞争之中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呢?
  嘉靖四年版的《茶陵州志》卷之下《学校第一》记载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宋代的茶陵官办学校及其附属设施(这里因主题需要对“学校”不作准确表述)首先在州城西郊的狮口山(今茶陵一中所在地),宝祐年间(1241至1253年)移至紫微门附近。此后,一直到成化年间(1465至1406年),茶陵官办学校位置始终没有变动。宋代,茶陵一共产生了70名进士,为茶陵历史上产生进士最多的一个朝代。成化年间,俞荩任茶陵知州,他有感于茶陵自宋代以后科第人才不继,颇有感概地说:“茶陵何科第之乏也?无乃学之地弗利欤?”——茶陵近年来科举中式的人为什么少之又少,是因为官办学校选址不佳吗?“乃迁至城中”,把官学由紫微门迁至州城内。但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弘治乙卯年(1495年),李永珍继任茶陵知州,这是一个熟知风水术的知州,察看一番之后,他说新建的茶陵官办学校“塽垲荅阳,抱山而挹水”——还不如建在原来的地方那么好呢!如此一来,茶陵官办学校又回迁到了紫微门。可是,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其科第之乏犹故也”。(正德)丁卯年(1507年),知州董豫履任,这也是一个熟知风水术的知州,察看紫微门的官办学校之后,他评价说这里“山撼其胸,水啮其宫,是谓‘索封’”,也是一个不吉之地。与前任知州不同,董豫虚心向茶陵父老请教,得知宋代的茶陵官办学校建在狮口山,于是,他亲自到实地去察看,发现狮口山“其势自云阳山陂陀而下,汹涌奔放结为是区,左右交拱,不见其际”——难怪茶陵民间有狮口山“狮子口衔万卷书”的说法呢!“真是一个建造学校的理想场所啊。”于是,董豫就把茶陵的官办学校移至狮口山,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洣江书院。
  以形补形:宝塔巍巍立南北
  明清两代,茶陵州城南北各建有一座塔。南面隔洣江河正对大成门的山峰上的叫“文明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年),这是贾缘、陈情两任知州共同谋建的。经过清代初年两次重修之后,于乾隆年间倒塌。同治五年(1866年),再由当地陈姓居民集资重建。州城东北面隔洣江河,至今还矗立在荣华坳茶水、洣水合流处山顶的叫笔支塔。这是嘉庆八年(1803年)茶陵知州高上桂主持修建的。
  关于这两座塔修建的原因,茶陵民间是这样解释的:茶陵州城属“金线吊葫芦”之形,洣江河为和茶水为一大一小两根“金线”,茶陵州城为“葫芦”;“葫芦”系在“金线”上,随水而漂流,有“飘荡不定”甚或被水冲走的隐患;在州城南北各建一塔,有悬挂“金线”、镇定“葫芦”之意。
    (责任编辑:钟莹峰)
相关文章
2010-03-08 19:03:54
2018-07-23 11:30:45
2018-07-23 11:29:43
2018-07-23 10:52:26
2018-07-23 10:51:34
2010-03-30 16:30:43
2015-07-11 16:34:32
2015-07-11 16:32:35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