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民俗风情 >> 挎竹声声响山间 >> 阅读

挎竹声声响山间

2018-07-23 11:25:23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148



                              文/刘湘林        
  攸县东部山区,含今之鸾山、黄丰桥镇全境及莲塘坳、酒埠江镇部分地域,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山地面积达860平方公里。这里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丰沛,山脉绵延,森林茂密。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我的老家就在鸾山镇。鸾山尽是山,四周高山相连如直插天际的城墙,大垅中又踞一山,雄姿挺拔,如鸾起舞,鸾山也因之得名;而靠近江西莲花的漕泊,与鸾山合并一体,这里更是重峦叠嶂,群峰耸立。山区有山区的特色,家乡有家乡的记忆,最难忘的是山间挎竹之声响。

  攸县山区人均水田面积少,部分还是梯田。20世纪70年代前,山区人种水稻沿袭传统的粗放耕作方式,粮食产量不高,往往粮食不能自给。为了解决肚皮问题,山区人向山地要旱粮,开荒种地,成片种植红薯、玉米、黄豆为主的旱粮作物。记得我和一班农村孩童,平时吃不饱饭,只有一年挖红薯吃红薯的时节,一个个才吃得胖乎乎的。许多人家还把红薯切成细丝条晒干,平时就用木甑把薯丝拌在米饭中蒸熟,号称“薯丝饭”,食之别具风味,且这样既可填饱肚子,又可减少大米用量。人们还或将红薯做成“黄蜡”薯皮、炒薯片作为待客果品。还有玉米,在漕泊山冲是旱粮中的主力,漕泊那地方是喀斯特地貌,土地容易干旱,所以农户遍种玉米等旱粮作物,有俗语“有女莫嫁漕泊,嫁到漕泊吃包粟(玉米)”。其实玉米也是好食物,刚摘下的新鲜玉米煮熟或蒸熟后,撕开玉米衣,就露出黄灿灿的玉米,食之满口生香。干玉米粒炒熟后也是待客果品。只是玉米吃多了,就吃厌了。这种情形在黄丰桥及柏市、兰村以至整个东乡都相差无几。可见,山地旱粮对攸县东部山区的农民何等重要。
  然而山区农民们种植旱粮作物,除要在挖土、栽种、施肥、培管等环节付出辛勤劳动外,还要防范野猪等野兽的糟蹋。那些野山牛、獐、豺等来庄稼地寻食比较客气,它们只求果腹,并不破坏庄稼。但野猪们就不同了,它们嘴尖皮厚,长着锐利的牙齿,喜成群出行。每当红薯玉米结果之时,它们就像日本鬼子一样来地里“扫荡”,啃饱肚子后,它们还会用尖硬的嘴巴把地拱翻一遍,直至满地狼藉,才会归巢。山民们对这些昼伏夜出的野猪切齿痛恨,但往往束手无策。有人用猎枪去打,但野猪皮厚如盔甲,且夜晚往往瞄不准其要害。如果不能一枪命中,惊动的野猪会发疯似地朝射击方向追赶,猎人如躲避不及,就会被野猪咬伤甚至危及性命。于是,人们选择了古老的办法——打挎竹来吓退驱赶野猪等野兽。

  自古时以来,攸县东部山区就有大片原始森林,飞禽野兽很多。后来人们伐木开荒种粮,特别是元末明初以来,广东、福建的“客家人”迁移到攸县东部深山(当时鸾山是聚居客家人最多的地方)后,更加快了伐木开荒种粮步伐。由于人类活动增多,一些野兽与人类争食而损害农作物,还对家禽牲畜和人们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人们为了保护自身的劳动成果和生存安全,就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段,拿着用竹筒做成一端劈成两半的挎竹,在晚上甚至白天,不时地用力抖动拍打,使其发出震耳的声音,同时配以大声呼喊、吼叫来吓退驱赶野兽。这种方法还挺管用,因而一代代人传承下来了。
  挎竹也是古代山里人行走夜路壮胆的响器。夜晚,山里人在山路上行走,一边舞着火把,一边打着挎竹,时不时发出吆喝声,把隐藏在路边的老虎、野猪、毒蛇之类吓跑。这种风俗一直到解放初期才逐渐消失。
  鸾山还流传着因打挎竹而产生的爱情故事呢。这说的是清末年间,山冲里有一个彭姓青年叫桐生,乡亲们叫他桐乃。桐乃家里比较穷,但人长得浓眉大眼、高大英俊,加上聪明勤快,很受乡亲们的喜欢。当时,一个叫喜莲的姑娘爱上了他。那时,桐乃在山里要道上打挎竹驱野兽,和同伴抖动挎竹、隔山呼喊,喜莲就悄悄在家里拿来果品茶水,上山送给心上人。两颗年轻人的心点起了爱情的火花,但是他们的纯洁爱情遭到喜莲父母的坚决反对。原来喜莲家田地千亩,山林万亩,富甲一方,到喜莲家提亲的接踵而至,且都是门当户对的公子哥儿。但是喜莲心中只有桐乃,父母逼婚也毫不动摇。桐乃与喜莲决定到外地去生活,共创幸福生活港湾。但到哪里去,他们一时拿不定主意。恰在此时,八仙之一的铁拐李经过此地,对这对青年男女很同情。一天,月色朗朗,喜莲正在月下看着心上人桐乃打着挎竹,突然挎竹变成了一匹白马,白马脖颈儿上还系着红绣球,金色的马鞍也在月光下闪闪发亮。天空中也似乎传来轻轻呼唤:“骑上马儿飞,飞到家园里!”桐乃和喜莲募然感悟这是神仙相助。他们高兴地跨上了骏马。不一会儿,骏马把他们带到了江西一个不知名的山村。两人在这里生活,后来儿孙满堂,多有出息。

  记得那年月,国家虽处在文革动乱末期,但高考仍未恢复。我高中毕业后回家乡鸾山务农,成为“回乡知识青年”,与“下乡知识青年”仅一字之差。在夏末秋初开始,正是红薯玉米生长结果关键期,各条山冲在晚上响起挎竹声,那震耳的“啪啪啪”声响和悠长的“噢噫”声交织一起,此起彼伏,构成独特的山乡交响曲。
  打挎竹一般俩人一组合,在地头用木料搭建三角形茅棚。打挎竹的时段一般是晚上天黑至第二天天亮,此时正是野猪和其它野兽出没寻找食物之际。有俩人,就可以一人打挎竹,另一人睡觉休息,两小时一轮换。那时是搞大集体,打挎竹人员由生产队长安排,选择的人是嗓门儿好、身体健壮、手脚利索的男子。一晚记半天全劳力工分,第二天不能耽误出集体工。由于打挎竹并不轻松,所以生产队符合条件的男子都要轮流上阵。
  挎竹制作工艺虽然简单,但也有独特要求,要选用生长期3年以上、直径10厘米左右的楠竹进行削剖,取笔直长度约1.5米竹筒,由三节功能组成:上节是发出响声部分,约40厘米长,从中劈开成两爿;中节为手柄部分,约60厘米长,去掉竹筒两边各三分之一多,成为两个手柄;下节是底座部分。使用时握住手柄连贯而有节奏地抖动,使声响部分反复挎开、闭合、挎开、闭合……产生强力的“哐、哐、哐”声响。这种声响加上人的吼声,在山谷中回应共鸣,造成一种威慑力,使野兽惧怕,远而避之。
  那时生产队出集体工抓得紧,每月几乎出满勤,家里用炭用柴种蔬菜都是早晨去解决的。我们去挑煤往返要走十多里山路,天不亮就要起床。行进到深山峡谷,因为害怕鬼怪野兽,往往眉毛都竖立起来。幸运的是我们常常能听到挎竹声和人的吼声,因此壮起了胆子。
  挎竹声成了那年月我的特殊记忆。

  家乡人素来粗犷豪放、能歌善舞。过去那些爱唱山歌的客家人边打挎竹边隔山对唱,把枯燥的打挎竹变成兴趣盎然的娱乐。且听:
哥打挎竹响四方,
何惧妖怪和豺狼!
哐、哐、哐!
弟也是个男子汉,
拿起气魄大起嗓!
哐、哐、哐!
  接着,他们又边打挎竹边对唱山歌,如《地上黄河什么人开》:
天上灵芝什么人栽?
地上黄河什么人开?
什么人独把三关口?
什么人出家没回来?
天上灵芝王母娘娘栽,
地上黄河老龙王开,
杨六郎独把三关口,
杨五郎出家一去没回来。
万里长城什么人垒?
北京城是什么人修?
什么人喝酒把酒造?
什么人喝醉没回来?
万里长城秦始皇垒,
北京城是刘伯温修,
杜康喝酒把酒造,
刘伶喝醉一去没回来。
  往往打挎竹的人一唱,周围的人也应声附和,把个山村搞得热闹非凡。
  改革开放后,攸县东部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山区不再封闭沉寂,道路四通八达,森林砍伐,矿产开发,野兽又也似乎销声匿迹了。不过,这些年随着生态环境修复,野兽又开始现身了,但数量很少。几十年来,人们也无需打挎竹了,“哐、哐”的挎竹声、呼喊声和歌声成为了人们的记忆。但人们还是怀念那舞着火把打着挎竹和那回旋山谷“哐、哐、哐”的响声、山歌。1987年,在攸县文化馆的发掘整理下,古朴而粗犷的《挎竹舞》被列入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99年《挎竹舞》改名为《赶山》,代表株州地区参加湖南省群众文化系统舞蹈大赛,获得金奖。同年,该节目参加湖南省中学生舞蹈大赛,又获金奖。
  我多次观看了《挎竹舞》,一次次被表演的氛围所陶醉。挎竹是表演的主要道具,广博、深邃、神秘的大森林为舞台背景,男女演员扮相穿着粗犷、妖冶而又带着几分山乡野性。他们表演时对“挎竹驱兽”的动作进行模仿并适当夸张,结合一些现代舞蹈动作,配上优美豪放的音乐,精彩的表演博得了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责任编辑:黄声波)

相关文章
2017-07-11 19:57:50
2010-03-30 16:30:43
2011-11-10 10:10:29
2019-10-30 10:23:37
2011-11-10 10:09:48
2019-10-30 10:22:37
2019-05-30 10:27:07
2019-05-30 10:25:54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